黄晓明和angelababy官宣离婚,再见亦是朋友?
牛年最后一个大瓜终于来了,黄晓明和angelababy(杨颖)官宣离婚。
俩人用了统一的文案:“感恩过去所有,未来仍是家人!” ,并艾特了对方,简短又体面。
两个人用了同样的微博文案,声称两人离婚后依然是一家人。
双方工作室也发表声明,表示二人已经办妥相关手续,会共同抚养孩子。
早前便有人说下午会有大瓜来临,然而大家对此事的反应是并不意外,毫无波澜,只感叹二人被猜测了那么久的离婚传闻,总算官宣了。
熬不过7年?
回顾二人从2010年传出绯闻至今,经历了五年恋爱,七年婚姻,从甜蜜真爱、负面缠身到离婚疑云,最后终于各自安好尘埃落定。
2010年2月,黄晓明被曝飞香港为angelababy(以下简称“baby”)庆生。同年6月,黄晓明在采访中默认自己与她的恋情,彼时的baby只是一个嫩模,会嗲嗲地叫黄晓明“海绵蛋糕“,是小鸟依人小女人人设,黄晓明已经是一线小生,性格又大男子主义,大家都说这就是霸总和小娇妻娱乐圈文的开端。
2014年2月28日,baby在香港庆祝26岁生日,黄晓明送上豪车做礼物,两人牵手正式公开恋情。从此以后,二人就从不避讳在公开场合秀恩爱,黄晓明也开始帮助女友在内地发展,2014年,baby成为跑男团常驻成员,迅速大火成为流量,事业正劲,进入了85花上升期的竞争序列。
也就在此时二人结婚,2015年的婚礼被称为“世纪婚礼“,造价最少2亿人民币,而黄晓明依旧是霸总人设,发表宣言:“我的baby你完蛋了,接下来的日子你就等着吧。我觉得我真的是生来就是为了保护你,来实现你的愿望的。”
而婚礼的主角,黄晓明夫妇在2017年生下儿子“小海绵”,黄晓明还公开表示感谢baby,“谢谢你,这么年轻为我生孩子。”
一切的转变从2020年开始。黄晓明为baby庆生,称呼还是“媳妇儿“,然而baby没有回应。
对比2019年底的双方互动,确实有了一丝变化。工作上双方也不再为彼此的作品宣传,甚至出现了出席同一个晚会但毫无交集的情况。甚至在黄晓明夺下影帝发表得奖感言时,提到了父母和其他人,却唯独没有提起baby,baby也没有在社交平台上对老公获奖有任何表示。
2021年1月6日,baby发文回应“插足黄晓明李菲儿”传闻,称当初认识黄晓明时,他告诉自己他是单身,而在全文里,也冷漠地称呼他为“黄先生“,仿佛是个陌生人。随后黄晓明也发文回应,否认baby是小三,说对方是家人,从头至尾没有提妻子这件事,但baby依旧没有回应黄晓明的维护。
去年10月,有人看到二人与好友带着小海绵一同外出游玩,但是并没有拍到二人同框画面,只拍到了baby。
两个人的婚恋史也是一部两个人的成长史,baby起先是没有事业心的,但黄晓明却会帮助她。于是,baby从原来依附男友的美少女,变成了事业心强的大女主,近年来开始磨练演技,生育之后依旧势头不减,《摩天大楼》口碑回暖,最近不仅接连搭档王安宇和任嘉伦拍新戏,也在时尚圈有新的尝试。
意识到了妻子变化的黄晓明也在成长。近几年在事业上,他意识到了市场对于流量的追逐,也不再接霸总角色,而是开始了现实题材的挖掘,《鬓边不是海棠红》《烈火英雄》等几部作品都让大家调侃“去油“成功。
曾经的恩爱不是假的,但这些琐碎的事件累积起来,便走到了这一步。或许在外界看来,两个人离婚的结局不够圆满,但是对比七年前,两个人都有了各自的成长。
离婚了,还可以做朋友?
离婚之后,是该和前任继续保持亲人的关系,还是从此老死不相往来?这可能是很多人都要面临的抉择。
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在分开之后再续曾经的友谊?假如想和前任继续做朋友,又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尴尬和痛苦呢?
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吗?有心理学家提出,如果双方在恋爱之前就有深厚、长久的友谊,那么在分手之后,他们也更倾向于继续维持这段友情。
在脚本理论(Script Theory)中也提到了这种说法——“友情模式”。
《太阳的后裔》剧照
两个人在谈恋爱之前的交往方式,可以迁移到分手之后。由此,他们不需要再创造新的交往方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不确定性——不用再想“我能不能跟Ta说说工作上的事情?”“我还能约Ta吃饭么?”等等问题,使恋情顺利地过渡到友情。
还有一个变量会产生影响,那就是分手策略。如果双方在恋爱之前是朋友关系,那么当他们分手时,提出分手的人会倾向于采取更温和的分手方式,比如与对方进行一场长谈,而不是打冷战、疏远对方或者做一些过分的事情逼对方提出分手。
此外,由谁提出分手,也是影响日后关系的因素。研究发现,如果双方都愿意分手,而非某一方主动提出,那么两个人还可以是朋友。在这种情境下,一般双方对这段感情都已感到不满,彼此之间依赖减少。因此分手对双方来说并不算坏事,甚至可能是解脱。
也有调查结果显示,男方提出分手时,两人更可能做朋友,但这其中的具体原因还不明确。
在分手之后,不乏有人会对前任进行“骚扰”(harass their ex-partners)。比如在社交网络上发跟异性吃饭、看电影的照片,激发前任的嫉妒心,或者是暗讽对方,写有关前任的负面评论甚至公然发布诋毁对方的信息。这些“骚扰”行为也会使双方无法再做朋友。
《小敏家》剧照
除了以上三条主要因素外,父母和同伴如果能表示支持,而不是追问“你们不是分手了吗,怎么还在一起”,那么也能减少分手后做朋友的尴尬感。另外,如果双方的朋友圈子比较一致,那么以后也比较容易继续愉快地玩耍。
从前分手后,人们可能还会与前任保持联系,发短信、打电话,或是发邮件。现在,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没有互动的弱联系(weak-tie contact)。继续与前任联系的念头或许很难遏制,但这样往往比断联带来的痛苦更多。继续联系容易勾起你对前任的想念并唤起复合的念头。
同时,如果不断联系,你也很难脱离对对方的依赖感。一篇有关网络“弱联系”的调查还发现,社交网络上的“弱联系”甚至会比“强联系”(例如打电话、发短信等等)更加阻碍分手后情绪的恢复,而且阻碍的程度与花在弱联系上的时间成正比。这可能是因为弱联系与打电话、发短信等联系方式相比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有些主动分手者可能会出于利益原因而不愿意切断联系,比如想要利用对方的能力帮助自己进行职业发展。这种行为通常会对被分手者造成很大伤害,因为对方总让他们感到复合是有机会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想要断掉复合的念头需要一段时间,相对而言,解除依恋就比较省时。我们只要与闺蜜、家人或其他信任的人在一起,建立新的避风港,就可以快速解除对前任的情感依赖。
分手不代表分别,而是换了另一种方式继续相处,只要不再将安全感系在对方身上,就可以和前任成为朋友了。
愿各位开开心心,过个好年!
来源:南都娱乐 果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