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蝴蝶兰新增“五朵花”

汕头政务发布
+订阅

虎年新春很快到来,年花市场也很火热,其中,鲜艳的蝴蝶兰更受热捧。最近,由市农科所自主选育的5个蝴蝶兰新品种,就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鉴定,这意味着,这5个蝴蝶兰新品种将有机会走向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那么,这“五朵花”长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走进蝴蝶兰杂交育种基地,一片缤纷色彩映入眼帘,一株株兰花姹紫嫣红、楚楚动人,宛若蝴蝶停留在枝头。其中,“汕农中科荣耀”“汕农福星”“汕农金蝶”“汕农迷你香”“汕农幸运女神”5个自主选育的蝴蝶兰新品种,更令人眼前一亮。

市农科所花卉育种推广研究室主任洪生标说:“‘汕农中科荣耀’,它是大红花系的;‘汕农福星”,它是白底带斑点的;‘汕农金蝶’,它是比较深颜色的大黄花;‘汕农迷你香’,它是带有香味的,小花型的‘汕农幸运女神’,它是蜡质花,它的花梗数会比较多,一般两梗以上,花期相对更长。”

据了解,为培育这五款蝴蝶兰新品种,从2010年开始,技术人员不断摸索和测试,在已开花的几百株杂种后代中,筛选出1个基本符合育种目标的优势单株进行培育。

“像‘汕农金蝶’,我希望它比我现在看到的这两棵亲本颜色更深,那它的亲源,也是它的先祖,就应具备这方面的潜力,像‘汕农幸运女神’,它是红花跟黄花杂交,它出来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桔红色的花;像‘汕农福星’,一般就是黑花和白花,还有白花和红花的杂交。”洪生标说。

在蝴蝶兰科研实验室,技术人员每天都要为每一株蝴蝶兰的组培花梗进行消毒,而实验台上,密密麻麻的组培玻璃瓶已被标注序号。蝴蝶兰的新品种,就从这一批批组培玻璃瓶中繁育出来。

技术员说:“一个芽就要繁殖两三个芽,这样繁殖出来的嘛,数量才会多。这个台是无菌台,经过重重消毒,一个环节出错全部都没用了。”

洪生标说:“它一般要保持26℃的恒温,以及一定时间的光照。我们会定期转瓶,比如说45天到50天,它就要转一次瓶,材料就在转瓶的过程中慢慢扩增,形成更多的品系材料。”

据介绍,一个蝴蝶兰新品种的研发,从授粉、育种、筛种、组培,到最后推向市场,至少需要6至8年,有些甚至长达10年。

“2013年杂交,经2014年、2015年培育,2016年我们才能看到它的花。看到它的花,我们认为好了,那一棵就要慢慢做成很多棵。做成很多棵之后,我们还要再出瓶来复选,不能一棵就说了算。它有几十棵、上百棵,经过一到两年的复选,市场认可度高,才确定来大批量地推广,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新品种评定。”洪生标说。

此外,蝴蝶兰受光照、温度、湿度等的影响较大,不同品种在不同区域、不同兰场的培育效果略有差异。因此,从实验室里“选拔”出来的蝴蝶兰要走向市场,还需面对下一轮的考验,“还需要多年多点比较试验,确定性状稳定、有新品种优势,我们就来做品种评定。一般要两年以上,两个城市以上的不同兰场种植,汕头、揭阳,有时候潮州都有。”

据介绍,目前,市农科所已育成“汕农小粉蝶”、“汕农拉菲”等1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蝴蝶兰新品种,并通过省品种审定,“汕农彩蝶”等16个新品种获国际兰花新品种登录,填补了国内大陆地区蝴蝶兰杂交育种的空白,有效助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蝴蝶兰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而在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下,汕头有20多家企业或农户从事蝴蝶兰生产开发,汕头及周边城市年产销蝴蝶兰种苗约400多万株,成品花200多万株,为助力本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

潮府盛莲种养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彭瑞琪说:“他们(农科所)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到我们这里进行专业技术指导。通过他们的技术研究开发了不同的品种,今年引进了多个品类。我们这个基地产出的产品,花期在市场上普遍是有三个月,然后颜色也是色彩斑斓,具有多样性,整个产品在年货市场上,也得到了市民的充分认可,取得了很好的企业成效。”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今日视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