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白云区正式启动平安出租屋建设,进一步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对照目标,白云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管理为基、创新为重、融合为要”主线,不断完善机制,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凝聚治理合力,积极营造共建共融社会格局,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据悉,2021年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报告指出,“白云区在出租屋门禁系统建设覆盖和来穗人员服务管理上亮点突出”,白云区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得到市委政法委高度肯定。
完善组织架构,队伍逐渐专职化
据介绍,白云区登记在册来穗人员230多万人,出租屋13.3万栋124.3万套,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是全市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最多的区。近年来,在市委政法委、市来穗局的有力指导下,白云区把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出租屋管理组织架构这几年在不断完善,各方责任也已经得到落实。”白云区委政法委(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组建了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任常务副组长,27个职能部门和24个镇街为成员的区来穗人员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制度,明确各镇街各相关部门服务管理责任。同时,设立24个镇街综合服务中心和191个村(社区)服务站。全区自上而下构建起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确保责任层层落实。
在完善组织架构的同时,白云区不断壮大和规范房管员队伍。目前,全区房管员队伍已经从原来的2401人增至5658人,并落实了全区3116个网格的网格员全部由房管员担任,实现队伍专职化,确保每个网格内管理事项有人做、管理责任有人担、倒查追责能到位。
上述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强队伍教育培训,白云区印制了应知应会手册、制度汇编,规范网格员承担日常巡查、信息采集、隐患排查、问题报告、应急调处、服务宣传等职责,每月召开线上点评会“以会代训”,切实将责任和压力传导至每一名网格员,做到知责履责。此外,还建立了与工作实效相挂钩的队伍绩效考核机制,激发网格员工作主动性。
网格员仔细检查出租屋的消防安全措施
全力摸清底数,突破管理瓶颈
“人屋信息是出租屋管理的基础,要成功创建平安出租屋,首先要摸清出租屋的人屋底数。”鹤龙街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由于出租屋居住人员流动性大,所以网格员需要不断入户,而为了确保数据准确,网格员需要错峰巡查,“早上守路口、晚上入屋巡,周末和晚上基本上都是常态化巡查,以全面采集人屋信息。”
网格员核对租户信息,强化出租屋管理
除了入户采集,白云区还通过开发小程序等,引导出租屋主和来穗人员参与人屋信息申报,同时通过电子门禁收集人屋信息。据介绍,目前全区已经推动11万栋出租屋安装集中管理电子门禁,覆盖率达96.87%,通过依托区移动巡查终端与白云智能门禁系统即时对接,开展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云盾”系统的数据清洗核查等方式,全力堵塞登记漏洞,力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021年,我区在出租屋管理上还全力推动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上述负责人介绍,白云区以出租屋准入“十条标准”为依据,将出租屋划分“放心类”和“禁租类”两类出租屋,将出租屋管理纳入群防群治奖励范围,推动建立“栋(楼)长”制,设立栋(楼)长7.3万人,组建微信群5657个;创新出租屋“巡查-发现-登记-告知-整治-反馈”闭环管理模式,建立公安、来穗、城管、卫健等部门联合整治机制,引导网格员与社区民警、执法队员建立“一对一”实时对接机制,提高安全隐患处置效率。
不断创新,也让白云出租屋管理瓶颈得到突破。如云城街实行出租屋颜色分级分类管理、黄石街推行出租屋星级管理等,让屋主责任有效落实;钟落潭镇、三元里街、白云湖街等镇街引入第三方公司推广电动车集中充电桩,有效整治出租屋内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问题;鹤龙街推广出租屋网格化信息牌,将网格员信息和责任范围进行公布,有效压实网格员管理责任。
鹤龙街在辖内开展出租屋挂牌行动
上述负责人介绍,白云区还在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精细化品质化工作,通过引入区属国有企业力量,对“城中村”出租屋升级改造、统租管理,建立“企业+村社”的出租屋二元共治模式,引导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参与治理工作,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服务管理。
创建服务品牌,实现乐融白云
在来穗人员服务上,白云区立足共建共治共享,推行“党委政府主导+群团助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工作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力量,重点围绕来穗人员基本公共服务、关爱服务、拓宽参与社会治理渠道等方面开展工作,实现来穗人员全方位融入白云。
大源街是白云区来穗人员较为集中的街道之一。为了推动来穗人员参与共建共治,大源街积极与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合作,建立志愿者培训基地大源分点,为来穗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成立180个共治议事会,促进来穗人员参与议事、共建社区,增强主动参与意识。此外,还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整合物流、电商、汽配、养老、高校等资源,有效链接慈善资源合力为来穗人员服务。
据了解,目前,白云区委政法委(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已经协调指导各镇街共建立36个来穗人员党组织,组建30支来穗志愿者队伍,以党建为引领组织来穗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社区帮扶、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
白云区委政法委(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上述负责人介绍,除了让来穗人员参与共建共治,白云区围绕来穗人员最为关注的服务需求,让更多来穗人员实现“共享”。通过开展清单式服务,每年组织实施来穗人员积分制入户、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公共租赁住房三大民生工程;通过示范引领、组织发动的方式,动员区相关职能部门、镇街、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结合传统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慰问主题月、融合服务周、候鸟儿童主题服务月等来穗人员特色服务品牌项目。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大品牌“乐融白云”。2021年,全区累计开展融合服务活动2421场次,惠及27万人次。
同和街2021年暑假期间关爱来穗人员子女暨“候鸟儿童主题服务月”启动仪式。
此外,白云区委政法委(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还指导钟落潭镇、同和街、同德街、京溪街、鹤龙街等镇街整合辖内优势资源,分别建立来穗人员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咨询站、心理咨询服务队、法律服务志愿队等“五+N”服务阵地,激发来穗人员参与热情,提升“主人翁”意识,凝聚促进融合的社会合力。
来源:广州白云App、白云融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