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张健向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2022年工作安排。
报告显示,五年来广州检察机关办理各类案件329989件,占全省的17.56%。其中,审查逮捕案件93193件,比前五年下降1.76%,审查起诉案件121584件,比前五年上升6.59%;公益诉讼案件6479件、各类诉讼监督案件108733件。
严重暴力犯罪逐年下降
广州检察机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分裂国家、暴力恐怖、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等犯罪,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
五年来,批捕故意杀人、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10675人,起诉12267人;批捕盗窃、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33944人,起诉35952人;批捕黄赌毒犯罪24494人,起诉26406人。
五年来,严重暴力犯罪逐年下降,起诉人数从2016年的3010人,减少到2021年的1901人,年均下降8.55%。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广州检察机关批捕涉黑涉恶犯罪2391人、起诉2771人。对未以涉黑涉恶移送起诉的,依法认定124件,占起诉数的18.56%;以涉黑涉恶移送起诉的,依法不认定2284件,占受理数80.71%。坚持打伞破网,发现并移送涉黑恶及伞网线索427条。
此外,在反腐败斗争中,广州检察机关自2018年以来,受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776人,已起诉609人,其中原省部级3名、厅局级34名、县处级85名,不起诉16人。
纠正违法及不当情形3015件
在刑事检察方面,五年来,广州检察机关统筹落实宽严相济、“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审前羁押率从2017年的75.79%下降至2021年的59.08%。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2018年以来适用该制度办理刑事案件87251人,适用率72.29%。
五年来,广州检察机关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等情形不批捕36770人、不起诉13654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323件。审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44564件,纠正违法及不当情形3015件,严防“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监督纠正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779人,收监执行90人。
在民事检察上,广州检察机关监督纠正民事裁判结果案件215件,比前五年上升99.1%,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6亿余元。监督纠正“假官司”“假调解”“假仲裁”75件,涉案金额17亿余元。
在行政检察上,广州检察机关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备案35144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3428件,防止以罚代刑。
公益诉讼检察方面,五年来广州检察机关共审查公益诉讼线索6479件、立案4073件,提起诉讼176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299件,回复整改率99.8%;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新领域案件747件。
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五年来,广州全市检察机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全力做好民生检察工作。
在守护“舌尖上”“脚底下”的安全方面,广州检察机关起诉涉食药安全领域犯罪903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283件,督促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药品401吨,向侵权行为人提出惩罚性赔偿金2.21亿元。
同时,积极开展窨井盖安全和无障碍设施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立案263件,敦促整改窨井盖安全隐患1.23万个,治理侵占盲道和无障碍设施问题1449宗。
此外,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3523人,持续监督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落地生根,入职查询26.3万人次,强化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源头预防。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柳时强 黄舒旻 周甫琦 吴雨伦 李鹏程
【摄影】梁钜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