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单列一个章节的南沙,持续引发会场热议。市人大代表,广州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益波认为,面向全球的交通网络是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是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重要支撑,将以枢纽海港支撑南沙对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李益波介绍,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130多条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连通世界,近200条驳船支线通达珠江水域,南沙港铁路贯穿泛珠三角与广大内陆地区,是广州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主力军。
2021年,南沙港区货物吞吐量完成3.2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61.7万标准箱,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3.1%和16.3%;新增21条外贸班轮航线,其中THE联盟在南沙开辟了首条联盟航线—欧洲航线FE2,全球三大联盟齐聚南沙港区,新航线的增长推动南沙外贸煤炭、粮食、汽车、集装箱等货类外贸作业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广州港“穿梭巴士”驳船航线覆盖珠三角主要内河码头,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南沙国际物流园建成投产,南沙将具备打造国际海铁联运枢纽的条件能力。
“随着南沙海向国际航运网、陆向内陆辐射网越织越密,涵盖集装箱、粮食、商品车等多个货类的综合物流通道,正从南沙向大湾区、向内陆、向世界延伸,南沙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将越来越强。”李益波表示。
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益波表示,未来南沙港区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依托“一带一路”和RCEP,扩大全球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加大欧美航线拓展力度,充分发挥南沙港区在非洲、东南亚航线服务品牌优势,推动南沙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枢纽海港支撑南沙对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李益波认为,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港口能力建设未能适度超前。南沙港铁路、南沙国际物流园处于起步经营阶段,货源聚集能力未能充分发挥。他建议加快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南沙港区国际海铁联运码头等规划项目建设,支持加快推进20万吨级航道和南沙港区船舶候泊锚地建设,加快解决粤港澳大湾区港口航道建设维护疏浚抛泥问题。打造南沙国际物流园、南沙保税港区、南沙国际汽车产业园等高端平台,大力发展全程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汽车物流等,实施上下游业务延伸,培育现代物流产业链。积极争取广州在沿海捎带、通关便利化、保税船供以及自由贸易港等方面政策,实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柳时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