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交通!市人民医院携手交投集团打造东莞首个TID创新示范点

健康东莞
+订阅

把握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人民医院站”的建设良机,东莞市人民医院和市交投集团联手建设东莞首个融合“医疗+交通”TID创新示范点,为市民打通就医出行、停车及生活配套的“最后一公里”。近日,这一TID综合开发项目已经启动建设,以“百年红楼”为主题的急救中心将拔地而起,科教综合楼实现多种交通功能融合。

“无风雨”公共交通空间方便市民换乘

TID轨道交通及交通枢纽上盖房地产开发,是地产融合交通枢纽及轨道交通的地产发展理念。东莞市人民医院科教综合楼和急救中心工程为东莞市人民医院和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占地面积约482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44万平方米、新建地下车位约1200多个,主要建设人民医院科教综合大楼、急救中心及地下停车场、人民医院公交首末站、人防工程及地铁、公交无缝连接工程等。

TID项目是东莞首个融合“医疗+交通”的TID创新示范点项目,“人民医院站”将建成以医疗保健为主题的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进一步提升东莞市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水平。

据介绍,为提高综合楼、公交站和地铁出入口的整体性,打造一个“无风雨”公共交通空间,创造更好的出行体验,初步设计方案将科教综合楼首层公交首末站、公交停靠站以及地铁出站口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多种交通功能融合。

地下建设也大有乾坤。据了解,项目在地下通过地铁站厅与院区地下室的无缝衔接。市民从地铁口出来,就可以通过扶梯上到医院负一层。负一层设下沉庭院可经由扶梯上至广场,也可以通过院区地下室即停即走区域进行无风雨换乘,很快到达门诊大楼、急救中心、科教综合楼等。

重现“百年红楼”建筑风格

东莞市人民医院前身为“中华基督教礼贤会普济医院”,始建于1888年4月1日,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因其建筑均为西洋色彩,红墙绿瓦,不少东莞人至今还习惯于将医院称为“红楼”医院。此次,TID综合开发项目将重现医院的百年风貌。

其中,科教综合楼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原人民医院的设计元素,以白+浅米黄色为基调,以柔和的曲线营造优美的建筑轮廓,给人以宁静、舒适的视觉感觉,缓解求医者焦躁不安的情绪。在功能布设上,其首层设置架空公交首末站,路侧规划有地铁出入口及公交停靠站,二层以上以体检中心及教研功能为主,配套教研中心专家午休室,打造综合型医疗科研教研基地。

急救中心的建筑风格以“百年红楼”为主题,融合东莞传统医院建筑风格。建筑设计建立清晰的洁污分区,满足平急结合的多种医疗需求,疫情防控期间可迅速调整内部功能布局以满足需要。

两座大楼的地下室共2层,与轨道站点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地下空间实现轨道、公交、社会车、院区就诊、地下商业无缝衔接,打造一体化地下公共空间网络体系。建成后,将新建地下车位约1200多个,解决市民停车难的问题。

在医疗服务品质提升方面,项目一方面新建急救中心大楼,建筑设计满足平战结合、平疫结合的多种医疗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中高端医疗配套服务,满足医院及周边住宿、办公、商业等生活需求。

【记者】欧雅琴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