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记者从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了解到目前广东省的群众性冰雪运动开展情况——
在强化冰雪运动组织建设方面,在省民政厅、省体育局的大力指导下,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于2017年9月成立,负责全省冰雪体育项目实施工作。现有副会长23人、副会长单位16家、理事44人、理事单位6家、会员单位10家,共有会员250多人。目前广东共有地级市冰雪运动协会4家,分别是:广州市冰球协会、深圳市冰球协会、东莞市滑冰协会、肇庆市冰雪轮滑协会。另外,社会冰雪运动也蓬勃发展,全省现有冰上项目俱乐部25家,俱乐部会员超过1000人;现有滑雪项目俱乐部约20家,滑雪爱好者约40万人。
在加强冰雪运动场馆设施建设方面,截至今年1月,我省已建有室内冰场20座,场馆总面积超过2万多平方米;室内雪场3座(广州1座、深圳1座、清远1座),场馆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冰雪运动训练基地方面,一是2019年9月昆仑鸿星冰球国家俱乐部深圳训练基地(龙岗区)成为首个“广东省冰雪运动训练基地”。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自2017年11月18日落户深圳龙岗大运中心体育馆,经过几年发展,昆仑鸿星冰球国家俱乐部深圳基地已经成为粤港澳冰球的中心和世界女子冰球的一个新高地。二是广州融创雪世界室内雪场占地7.5万平方米,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广州融创雪世界先后被授予广东省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广州市冰雪产业示范基地、广州市冰雪运动训练基地、香港滑雪总会训练基地。
在组织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赛事活动方面,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冰雪运动比赛活动,以冰雪单项赛事、运动展示、大众冰雪季、嘉年华、冰雪论坛、博览会等方式多渠道向广大群众推广普及冰雪运动,传播冰雪运动知识,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2016年以来,我省共筹办冰雪赛事活动30余项次,累计参与人数达130多万人次,为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了途径和机会。2018年成功举办大湾区首个冰球联赛。2020和2021年连续两年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滑雪精英挑战赛。
在加强冰雪运动服务指导方面,自2018年以来,我省多次开展冰球、花样滑冰等项目裁判员培训班,实现了省内冰雪运动裁判从无到有的突破;多次举办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引导退役运动员高水平冰雪爱好者等转型为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全省共有冰雪项目专业教练8名、业余教练100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约50名,冰雪项目裁判员约70名,为我省服务指导参与冰雪运动的广大群众提供了保障。2020年以来,省冰雪运动协会举办了两届广东省滑雪、滑冰公举益普及培训班,参与培训约1000余人,有效推动滑雪、滑冰运动在全省各地区的普及。
在普及推广青少年冰雪运动方面,截至2020年5月,广东省23家学校被遴选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其中广州9家、深圳3家、佛山2家、东莞1家、中山2家、肇庆3家、潮州3家。一是加快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有效推动青少年冰壶、冰球城市斗牛赛等项目活动发展。二是通过搭建平台、挖掘人才,促进赛事、人才双向正循环。2019-2021年连续三年举办广东省青少年冰球锦标赛和花样滑冰锦标赛。2018年组织参与“全国青少年滑雪冬令营”活动;成功承办广东省“轮转冰”跨项选材活动,分批分次分地三站举办,吸引超过多名轮滑球运动员和花样滑冰学员参与,遴选出53名达标学员作为省青少年队重点后备培养对象。
今后,广东还将就推动群众性冰雪运动开展进行以下工作:
强化冰雪运动组织建设。增强我省冰雪运动组织建设水平,提升服务质量,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增加社会认同感,培养和发展潜在参与人群,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冰雪运动的发展成果,更好地推进冰雪运动的推广与普及。
完善群众类冰雪运动赛事体系。支持各地市、社会组织和企业引进、承办冰雪项目群众类比赛,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核心,精心打造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等高水平赛事品牌,积极创建雪上项目赛事,建立完善省级群众赛事体系,将冰雪运动纳入年度青少年冬令营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加冰雪赛事数量、丰富赛事类别、提高赛事质量,大力开展冰雪运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鼓励各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参与冰雪运动创造条件,支持具备条件的单位广泛举办冰雪赛事活动。结合广东各地自然环境、文化风俗、人文资源,组织策划大众冰雪季、冰雪嘉年华、冰雪文化节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冰雪活动。
加强冰雪运动场馆建设。冰雪场馆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社会需求建设公共冰雪运动场馆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支持社会力量投资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建设简易的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利用现有的大型体育文化、商业中心,改造建设拥有集训练比赛、休闲娱乐、培训教学一体化的冰雪运动中心。统筹考虑广东各地经济水平和广东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多样性诉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因地制宜,灵活开展滑冰场馆、滑雪馆、旱地溜冰场所、或冰雪虚拟体验馆、气膜冰雪类场馆等建设工作。
优化冰雪运动服务指导。建立冰雪运动健身指导体系,组织并扩大冰雪运动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编制冰雪运动健身指导手册,广泛开展科学健身宣传教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冰雪运动健身培训,逐步提高群众科学健身水平。
积极推动冰雪项目进校园活动。在全省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冰雪运动课程,支持高等体育院校增设冰雪运动专业,鼓励青少年开展冰雪研学活动和体育技能培训。分批次推动建设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记者】王芳 彭博 朱小龙
【通讯员】刘义清 王霄
【图片】视觉中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