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在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向大会作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行权履职,锐意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广州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在立法方面,五年来共制定地方性法规28件,修改53件次,废止16件。
因需应时,提升质效。立法项目从2017年的5项增加到2021年的14项,数量创近年来新高。以广州市立法史上最快速度在全省率先制定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为源头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提供法治保障。快速制定反餐饮浪费条例,为国家反食品浪费立法提供“广州样本”。
有效管用,解决问题。聚焦城市建设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解决城市垃圾治理难题提供“广州经验”。聚焦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出台全国首部博物馆专项地方性法规。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国首个推进全面实施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处置的决定。聚焦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出台全国首部社会工作服务条例,制定养老服务、幼儿园、学校安全管理等法规。
人大主导,重点推进。牵头制定科技创新条例,建立科技创新全要素全链条全领域制度体系。牵头组织起草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景图,为广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提供法治保障。
实践探索,创新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网上立法听证,2017年举行停车场条例网上立法听证会,网络平台页面曝光量达3.69亿次,入选当年“中国民主法治十件大事”。建成全国首个智慧立法管理系统,仅2021年通过该系统收集代表意见6700条。
——在监督方面,五年来共听取审议各类报告223项,开展专题询问13项、满意度测评39项、专题调研监督7项,对31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紧扣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开展监督。推动从化区西塘村设立全国首个乡村宪法馆,在全省率先建立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对英雄烈士保护、传染病防治、动物防疫以及社会医疗保险、生态公益林等19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2021年开展市绿化条例执法检查,采取有力措施逐条逐项抓好问题整改。
紧扣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开展监督。围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管好政府“钱袋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法治广州,开展专项监督,强化代表全过程参与,实现全过程闭环监督。
紧扣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开展监督。创设市区联动、横向协同、区域协作、强化暗访、持续监督等方式方法,着力增强监督工作实效。聚焦代表大会议案决议落实,连续五年对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民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两件议案决议落实情况开展监督,全市147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13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53个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38个、在建15个。聚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2020年同一时间组织223名市人大代表联动开展大检查,2021年开展“回头看”暗访检查、随机抽查。聚焦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全市1307名五级人大代表联动开展跨区域交叉大检查,成立89个暗访组,对356个地点进行暗访。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开展“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专题调研。
紧扣完善人大监督制度探索创新。2018年在全国率先建成“智慧人大”系统,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率先实现市区镇三级人大互联互通。司法工作联网监督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实时动态监督。2021年对市政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两项专项工作、两件议案决议落实、6个政府部门工作、10件民生实事项目、8件代表重点建议办理情况共28项工作开展满意度测评,创历史之最。
——在重大事项决议方面,五年来共作出决议决定104项,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14人次。
做好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聚力疫情防控,仅用4天在全省率先作出关于依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聚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就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别作出决定,与深圳、清远两市人大常委会签署协作协议。聚力增进民生福祉,作出关于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在2021年提前一年实现市区镇三级代表票决制工作全覆盖。聚力打造法治城市标杆,出台全国首个促进仲裁事业发展的决定,为广州仲裁事业扩大领先优势提供制度保障。制定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
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在市委领导下,精心组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选举,圆满完成换届工作,依法选举产生区镇人大代表6563名和市十六届人大代表。2017年组织选举了85名省人大代表。
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平稳推进市监察委和广州互联网法院纳入常委会人事任免范围,坚决贯彻组织意图,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在为民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深化拓展代表工作。
用心用情用功推动“两个联系”更加密切。全市建成镇街代表中心联络站176个、村居联络站877个、网上联络站369个。扎实开展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接待代表日活动,组织各级代表进社区接待群众,收集处理群众意见建议2万多条,推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用心用情用功督办意见建议更加高效。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全市考核体系,建立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代表重点建议机制,大力督办学前教育推行粤语传承发展、老旧小区微改造等代表重点建议23件。围绕督办交通微循环建设重点建议,建立132个重点项目清单,2021年完成82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市政府及其部门,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主动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2635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均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
用心用情用功保障代表履职更加有力。适应疫情防控需要,加强代表线上线下培训工作,联合高校举办10期代表专题培训班,培训代表650人次,举办“羊城代表学堂”32期,市人大代表4000余人次参加。
用心用情用功促进基层基础更加牢固。狠抓基层人大组织建设。推动各区人大设立监察司法、财经、城建、社会4个专委会,实现区镇街人大主任(主席)专职配备全覆盖。狠抓基层人大业务建设。召开全市镇街人大工作现场会、基层人大“巩固基础、强化履职”两年行动部署会,推动各区比学赶超,形成区区有特色、镇街有亮点的发展格局。市区联动开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18163人次参加。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周甫琦 柳时强 李鹏程 吴雨伦 黄舒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