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用心才能看清楚。”《小王子》里这句话打动过你吗?
或者我再具体点问,你们跟父母老师相处,会不会有这样的时候,很多事情,你说了,他们不信:“你一个小孩懂什么?”“小孩别瞎说。”反过来,他们说的,无论对错,都不自觉强加给你,要你相信。他们都希望你好,但他们好像从来也没了解过你究竟觉得什么是好。有时候,你会不会被压抑,想问一句:“为什么你们都是对的,我永远是错?”
有个从小成长在这种环境的95后男孩,有天做了一个梦,梦见窗边有道极光,激动得叫爸爸一起来看,爸爸一如既往不相信,也不看。
醒来后,男孩把梦和过往被压抑的情绪写成一个故事。他是Dino方皓辰,那个因梦而成的作品就是《当她消失在极光里》,这个幻想类节目推出不到一个月就收获超10万的播放量,也是2021年荔枝年度盛典情感品类的优秀之声。
Dino希望通过这期节目隐喻传达的信息:被抑郁所困住的、不被理解的“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极光。也希望大家如果不能感同身受,请别伤害,好好爱身边陪伴你的人。
中学时代就写小说,给《萌芽》投稿的Dino在写这期节目时,习惯性用了许多文学手法,幸运的是,他那些用心创作的小心思,被饶雪漫老师看穿,还被她推荐为最心动的作品。
一、非典型主播:比起说,更爱听
Dino,朋友和听众口中的迪诺,来荔枝六年多,在荔枝妹眼中,却是个非典型主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部分的主播在播客里能说会道,生活里也是比较擅长说的。但迪诺就不同,比起说,他更擅长听。
2015年,迪诺因为声音好听,被朋友怂恿开始在荔枝更新播客。但要说播客怎么坚持更新下来,迪诺笑说也跟他爱倾听的个性有关。
“大学时我在朋友中是个‘树洞’般的存在。男生女生有什么事情,都喜欢说给我听。可能因为我就静静听着,不喜欢评价也不会给建议,大家都挺爱跟我说的。”迪诺说。
这跟录播客有什么关系?别急,熟悉迪诺的小耳朵应该知道,他做过一个“晚安日记”的专栏,更新了100期,这个专栏的内容就是迪诺在听到的故事的基础上创作成的。“当然这是征得故事主人同意的情况做的。”迪诺补充到。
刚毕业时,经济专业毕业的迪诺在保险公司上班,工作很忙,能坚持更新播客的一大动力就是用声音记录和朋友的故事。“当时大学同学各奔东西,我想就把荔枝播客当做我和朋友的树洞,把大家共同的记忆留下来。”
迪诺给自己的定位是情感主播,后来这些年,他尝试了很多不同的内容,但如果你去听的播客,就会发现,他跟很多主流的情感主播还是不同。
“不讲鸡汤、不讲感情观、不做情感导师。”这是迪诺的风格,他觉得这些问题他自己都还没能搞懂呢,怎么可以好为人师?他做播客,跟最初一样,还是像一个不评价不建议的“树洞”,盛纳故事,分享故事,“我希望收听的朋友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小小的共鸣、小小的治愈,或是在听到一些我埋下的内容伏笔之后,可以会心一笑。”迪诺说。
二、把生活的浪漫揉进小说和声音里
听迪诺的播客,总感觉话筒的那端,是个书卷气满满的干净少年,梳理好一天的思绪,跟你分享故事。他是像邻家学长一样亲切,但又有点文艺青年的距离感。这次采访,终于揭开谜团,他说:“我都是先打稿,修改,再录播。”
原来,迪诺学生时代就很爱写作,经常写短篇故事、随笔杂文,还给《萌芽》、《最小说》投稿。年少时,迪诺觉得文字可以最大限度给人带来想象力,很喜欢用它表达天马行空的想法。这股书卷气,到现在的播客都留有痕迹,他的播客语气亲切但用语不口语化,谈什么话题都容易夹杂浪漫的想象。
2014年,迪诺上大学,正好赶上新媒体蓬勃发展,这些年人的阅读习惯慢慢被改变,文字被看见越来越难,也承载不了迪诺想表达的丰富画面。正巧当时同学鼓动,迪诺想不如就把自己写过的文字、听过的故事,变成音频,让更多人能听到。
再说“声音节目”这种媒介刚刚好,可以用音效、音乐、配音可以搭建起一定的画面感,同时也留足了想象的空间,在制作上一个人也可以完成。
在荔枝用手机录了大概一年的节目之后,他决定用声音开始更深度的创作。先是攒钱慢慢地买齐了录音设备:电容麦克风、声卡、监听耳机等等。再自学更专业的录音技巧、音频剪辑。刚开始学的是AU,后来慢慢掌握了Cubase、Waves以及会用一些插件。
“你当时还在保险公司上班,也不是学音频或技术出身,学这些难吗?”
“这些学起来并不难,我跟着网上的视频边做边学,也就慢慢熟悉掌握这些音频处理工具了。所以不管想开始学什么样的新技能都很简单,只要足够热爱,并且愿意为热爱付出足够多的时间。”
迪诺提到:在这些节目里,他习惯去使用收集来的音效、给每一期节目里的每个段落找到合适的BGM、找一些CV朋友用对话的形式去演绎一些片段,尽可能营造一种场景感。结合这种理念,也就有了今年参加年终声典的那期投稿节目《当她消失在极光里》。
三、从荔枝出发的斜杆之旅
迪诺大学学的是经济类专业,毕业干过保险,在互联网公司做过游戏音频设计师,现在开工作室负责商务对接,而他这些年还坚持在荔枝做情感主播。穿梭于这么多身份,是妥妥的斜杆青年。而迪诺却说,斜杆的起点是荔枝。
“毫不夸张地讲,是荔枝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大学时开始做主播,后来因为这个技能误打误撞去互联网公司做音频设计师,通俗来讲是和自己的团队统筹包括一款游戏的场景音乐、特效动作音效、人物配音之类的。现在和自己的朋友成立一个工作室,也是在从事和声音制作有关的商务工作。”
迪诺还提到:除了在荔枝做音频节目,他也在一些“睡眠工具”的应用里做一些适合睡前听的“人声白噪音”,偶尔也给一些广播剧、动漫做配音。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认识到很多好朋友,有的甚至给声音带来更多可能性。
迪诺说:“这些年会因为这些作品陆续收到很多听众伙伴的私信,大家的私信都很暖,给我分享自己的故事、说出自己对节目的一些感受等等。有很多听众我们私下也慢慢成了朋友,甚至开启了一些业务合作(笑)。比如我现在最好的朋友,她是一名导演也是B站的视频UP主(B站id:花楼楼),也是在荔枝认识的。现在经常会有一些内容上的联动,比如把我的一些原创音频故事拍成视频作品,或者给她的作品进行配音。”
“那有没有想过通过声音去做更多的变现?”
“可能因为主业挣的收入已经足够自己挥霍,所以在声音这里我没有想过做太多商业化的事情或者靠着这些去赚钱。至少现在这个阶段,我更想让热爱纯粹一些。哪怕做出来的内容只有一个人喜欢,大概都是值得的事情,我都会愿意继续把自己的音频节目继续做下去。”
一些有趣的Q&A
荔枝妹:如果让你用三个词形容自己,会是哪三个?
Dino方皓辰:Nice、温顺和男闺蜜。
荔枝妹:看你最近开始在做定制类内容,像“定制晚安”、“定制早安”、“定制祝福”等?收到最多的私定是哪一类的?女生多还是男生多?
Dino方皓辰:对,在做新尝试。目前收到的私定还是挺多的,最多的是“定制晚安”,女生会多些,可能我的声音偏邻家学长,女生更喜欢些。
荔枝妹:你学经济、做保险、做游戏、做商务,又是情感主播,穿梭于这么多跳跃性大的事情,对你来说有没有什么启发?
Dino方皓辰:其实这些共通性还是蛮强的。在荔枝做主播给了我一个起点,是我后面会做跟大学专业无关的游戏行业、开工作室的起点。当年那句“人人都是主播”的slogan鼓励性很大,让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自媒体,有了它后来的很多尝试才有可能。在荔枝做的播客故事性比较强,而在音频的原声处理上,可以用到我在游戏公司学到的声音处理方法,让节目听上去声音层次更丰富,更有意思,而不是平铺直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