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贡柑成熟之际,在有着“中国柑王之乡”美誉的广东德庆,柑农们忙得不亦乐乎。
贡柑产业是德庆县的特色支柱产业,高峰期全县近九成农户种植贡柑。近年来由于受到黄化病的侵扰,病虫害防治缺乏专家人才和技术支撑,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对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均造成较大影响。德庆县以保育产业为出发点,再造引才、聚才、育才链条,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各类走在产业前沿的院士、专家向德庆集聚,一大批乡村能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正在涌现,为贡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以产业链集聚院士和专家
为解决贡柑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德庆县主动与省农科院对接,共建德庆柑桔研究所,柔性引进省农科院博士黄永敬挂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强化全县柑桔复种技术指导。
“我看到德庆县政府的诚意,看到产业良好的基础,决定来干一番事业。”黄永敬说。
2018年,德庆柑桔研究所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并被认定为市新型研发机构,有力推动了柑桔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常年有科研机构人员被选派到研究所,具体负责科技攻关、技术推广等工作。
柑桔研究所主持的科研项目《少核贡柑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获得肇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参与的科研项目《贡柑品种提纯复壮及推广应用》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贡柑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利用》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智能化纳米抗菌包装膜在贡柑采前防护采后保鲜中的应用》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三等奖。
邓秀新院士等专家人才在德庆贡柑现代农业产业园柑橘大田指导病虫害防治。
为充分发挥柑桔研究所人才载体作用,德庆县还柔性引进邓晓玲教授、吴文研究员等柑橘专家2名、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3名为该县现代农业顾问,邀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邓秀新院士为县、镇干部群众授课,为德庆柑桔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开良方。
“邓院士告诉我们,不要害怕黄龙病,只要种植无病毒容器大苗,加强肥水管理,实时监测果园黄龙病发病情况,对黄龙病病树及时清除并补种大苗就没太大问题,这对我们复种贡柑增强了信心。”果农李伟军说。
德庆县还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产业为支撑开展招商引智,与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德庆县(碧桂园)贡柑省级现代产业园,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签订了科研支撑及产学研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了专家教授对柑橘品种的保育、提纯及提质等方面的研究。
邓秀新院士等专家人才在德庆县贡柑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无病毒苗木提供技术指导。
在院士和专家的有力支撑下,许多贡柑种植技术难题被攻克,大量农户开始复种、扩种,德庆贡柑特色产业重新振兴,创建100亩以上的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50个,贡柑专业合作社由原来31个增加到78个,德庆贡柑入选2020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获批2021年第一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以产业链培育乡村能人和新农人
近年来,德庆县大力推动德庆贡柑“12221”市场体系建设,贡柑产业再现辉煌。与此同时,乡村能人、产业新农人不断涌现。
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柑农”,善经营、懂技术的“柑二代”纷纷再次创业或返乡创业,成立电商协会,步入直播带货、电商经营行列从事贡柑销售,让德庆贡柑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道。
德庆贡柑四大出口基地负责人之一徐均伟是再次创业的“老柑农。”“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在广州打拼几年后愈发觉得城市的压抑,便想回乡发展。刚开始我养了三四十头猪。为了处理养猪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我又开始种植贡柑,‘以养带种’‘种养结合’来互补发展,当有了更多的收益后,就扩大生产规模。如今,农场里牛有100多头,贡柑150亩、象草40亩,公司步入稳步发展阶段,贡柑迎来丰产期,总产值达300万元。”徐森强家庭农场负责人徐均伟说道。
德庆县青年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潘海佳则是“柑二代”的一员,通过乡村人才孵化基地创业扶持,乘着“直播经济”的东风开拓线上平台销售贡柑。
还有的大学生被贡柑的口味吸引,来德庆异乡创业。陈慧就是其中一个。“我在2009年第一次品尝德庆贡柑便与之结缘,开始钻研德庆贡柑,并走上种植之路。受父亲影响,我一直关注‘三农’事业,希望能以生态有机的种植方式保持果品高标准,把德庆贡柑品牌继续打响,提高市场竞争力。”陈慧说。陈慧从2013年开始深耕德庆,目前她所投资的贡柑园有1000多亩,建立的合作社带动柑农种植2000多亩。
德庆县自启动2021年德庆贡柑“12221”市场行动以来,通过直播带货形式销售了300多万斤。
依托贡柑资源优势,德庆县提出“贡柑+产业”,推动贡柑与文旅、工业融合发展,贡柑经济快速向全产业链挺进。
产业链的延伸带来了“人才链”的延伸。2021年,在德庆县政府的带动下,“我在德庆有棵贡柑树”活动打响粤港澳地区,许多企业家纷纷认养。越来越多企业家开始投资农业科普、瓜果赏摘、农家乐等农旅新玩法,成功打造了德庆又一乡村振兴引才高地。
“自大学毕业后我曾经做过不同工作,直至2005年,我看到了农业休闲旅游蕴藏的商机,包下20亩柑园,做起了浅水湾农庄;同时,参加县里组织的电商直播带货培训,我顺利地将贡柑向外推销。如今,我的农庄扩大至20亩,果园有80亩。”官圩镇浅水湾农庄庄主谈绍佳激动地说道。
截至目前,德庆县储备培育贡柑产业技术人才52人,柑桔产业农村实用人才5636人,其中生产型实用人才3428人、经营服务型实用人才2208人。全县已吸引50多名新农人加入德庆柑桔产业创业队伍。
2021年,全县贡柑投产面积3.8万亩,优质果约1亿斤,线上售价5-10元/市斤,均价同比增长约19.5%;线下售价为2.3-3.6元/市斤,均价同比增长约12.3%,全县发货量为8585.25万斤(出口量近5万斤),总销售额约38633.625万元。
为产业链赋能的党政人才
还有许多党政人才也在贡柑产业蓬勃发展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硕士毕业生胡益波就是其中一个。
“研究生阶段我针对柑橘的砧木收集和分类工作做过一些小研究,德庆县是贡柑之乡,我很想为德庆贡柑做点事。”在谈及事业选择时,胡益波表达了朴素的志愿。
胡益波与柑农交谈。
2018年,胡益波来到德庆。在农业局工作之初,为尽快了解德庆贡柑产业现状,胡益波遍访了全县大部分的柑橘果园。胡益波还积极主持科研项目,其主持的其中1个项目获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参加的研究项目获相关奖项4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为引导农户按照标准化规程规范种植,指导果农科学管理果园,胡益波协助省农科院编制了《德庆贡柑标准化关键栽培技术规程》,在柑橘病虫害高发的季节,胡益波几乎每天下乡指导果农科学有效的用药、做好柑桔木虱的防控工作及果园肥水使用管理。
胡益波还先后完成了广东省农科院德庆柑桔研究所建设和贡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德庆贡柑中国农产品特色优势区、中央绿色循环贡柑产业促进项目等一批柑桔扶持项目的申报,全县新增贡柑种植面积1万亩,总产量增加0.5亿斤,产值增加2亿元,带动园区78%的农户增收20%以上,带动培育能力强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50家以上。
为扩大德庆贡柑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胡益波参与策划了德庆贡柑走进广州社区、“百万网红齐聚德庆,直播助力贡柑销售”系列活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时,他还克服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复杂、关口严格等困难,多次赴市海关帮助企业办理海关相关认证和备案手续,探索推动德庆贡柑走进国际市场,2020年11月,德庆贡柑取得出口“通行证”。2021年1月,德庆贡柑首次走出国门出口海外,56万斤德庆贡柑乘坐货车轮船,出口至新加坡、加拿大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截至2022年1月,德庆县已注册登记出口基地12家,水果加工厂2个,在RCEP协定落地的政策背景下,德庆贡柑再次出口到柬埔寨、泰国和新加坡等东盟国家。
“我们单位同期引进的3名人才就他留下来了,工作积极,也踏实,很难得。”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对胡益波很是认可。
【南方+记者】余秋亮
【通讯员】王添欢、何天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