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冬奥·燃梦》配音,张嘉豪:青春不负梦想

南方+ 记者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日之际,南方日报、南方+制作了沙画创意片《冬奥·燃梦》,演绎为了梦想而不懈努力的年轻人的故事。

戳这看沙画视频↓↓↓

《冬奥·燃梦》,沙画创意片演绎冰雪追梦人

其中为我们配音的,正是此前为了冬奥梦想不懈追求、踏上一个人的冬奥梦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张嘉豪。

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中国带动三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被称为“疯子”的张嘉豪,是其中最疯狂的参与者之一。

从一名面包师变身国际雪联分站赛冠军,凭一己之力争夺奥运会参赛名额,摔得遍体鳞伤仍勇敢面对下一场比赛。在经历“111天、3个国家、15场比赛、1金1银2铜”的全力奋战之后,张嘉豪还是没能拿到冬奥会入场券。然而,他的经历已让众人充分感知到梦想的力量,他希望所有人与他一样——青春不负梦想!

三亿人其中之一

为热爱痴狂

在申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中国做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如果没有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氛围带动,张嘉豪不会走到众人面前。

出生在北京的张嘉豪,从小就喜爱轮滑、滑板等极限运动,奶奶形容他玩轮滑时像飞一样。嘉豪17岁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五星级酒店的实习面包师。也是在那年年底,他在朋友的带动下首度与滑雪结缘。

这一天他就没站起来过,摔了40多个跟头。第二天,嘉豪叫了另外一个朋友,接着去!

跟着朋友的动作,他能不摔跤了,慢慢有了自信,可以满山的后刃落叶飘,“那会感觉比谁都快,直接就中毒了”。

实习期间,张嘉豪每月工资只有1200元,他拿出800元用于滑雪。为了省钱,他只在家里吃饭,下班后到高速路口蹭朋友的车去昌平雪场滑雪。碰到专业队在训练,他还会带上自己烤的面包,向对方求教。

晚上7点上班,第二天早上7点下班,张嘉豪下班后就跑去滑雪,中午前后才回家睡觉,往往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一次,张嘉豪连续3天没有睡觉,晕倒在了后厨。朋友说他是个机器人,也有同事叫他“滑雪疯子”。

“太困了,当时脸都是黄的。”张嘉豪说,但每次站到雪上,自己一下就醒了。他在滑雪场可以不吃不喝,甚至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只为挤出时间多滑几次。

知道危险还挑战

才叫做勇敢

只有亲身体验滑雪,才知道控制滑板没有这么容易。穿上保护靴和滑板,脚踝都无法弯曲,初学者摔倒后甚至都无法重新站立起来。

单板滑雪属于极限竞技运动,大跳台更是有数十米高。选手们踩着滑板冲向空中,飞行时像风一样自由,若落地时控制不好,往往会重重地摔向地面。

嘉豪回忆,他滑雪9年多来,参加了近60场比赛,小伤无数,腿和手记不清断了多少次,还有几次脑震荡。

有一次,他跳台动作做完,四脚朝地、被重力拍到了地上。医生检查是肺部有一处破口、进了气,内脏被生生摔破了。

有次南山公开赛上,他摔断了两只胳膊,转入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伤筋动骨一百天”,但他躺了10天就带上装备去了雪场,雪场的人看到他惊了,“这哥们儿疯了吗?”

最近的一次大伤是在三年前,张嘉豪在国外进行蹦床训练时,做出三周后空翻的动作,落地时不小心把腿摔断了。仅仅过了三个月,他就又出现在比赛当中。

每次受伤,张嘉豪都不会担心身体的健康,只会担心几个月滑不了雪。

“刚开始滑雪完全不知道害怕,不会觉得有危险,所以当时的状态是盲目的。现在知道害怕但还选择挑战,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张嘉豪说。

如果重回初学者时代,张嘉豪认为很多伤病是可以避免的,自己此前太心急,没有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所以他建议有滑雪梦想的人最好还是能科学训练。

一个人的冬奥会

触动所有人

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之,张嘉豪还没觉得自己与冬奥会有什么具体联系。直到2016年,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的他拿下了同场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才第一次觉得有机会在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两个项目上,争取冬奥会的参赛资格。

按照国际雪联的要求,作为东道主国家选手,世界杯前30的比赛成绩和本国排名最高的积分,可以换得冬奥会的入场券。

去年8月15日开始,张嘉豪独自一人离开北京,前往南半球美洲大陆最南端的智利,为拿到北京2022冬奥会入场券做最后一搏。

身为唯一的中国选手,他没有发怵,顺利获得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单板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和其他两个项目的铜牌。

在经历“111天,3个国家,15场比赛,1金1银2铜”的奋战之后,“一个人的冬奥会”虽然逐渐被大众所知,但张嘉豪最终还是没能拿够积分。

在确定自己无缘世界杯后,张嘉豪发布微博:“我不后悔出发,也不后悔许下的那些梦想。我也依然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依然会去挑战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东西。”

这个感受与郎平评价“女排精神”的金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虽然滑雪没有把张嘉豪“送”进冬奥会,但如果没有滑雪,他就不会去崇礼、不会去智利、不会认识很多朋友。他说,滑雪教会了自己热爱和奉献。

自己的经历能为别人带来点什么?他会说:“希望所有朋友的青春,都不负梦想!”

记者 彭博

图片 新华社

编辑 王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