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下塘西校区)“非遗融创”研学团队的教师带领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小创作家们在学校的广州市非遗基地开展了“广州非遗·学科融创”研学公益课系列一“桃之夭夭”第一课《非遗饼印亮晶晶》。
活动现场,桌面上摆放着许多小灯泡、电线、电线开关,它们在小桌子上等待各位小创作们进行连接创作。活动开始,一辆智能小车载着一个小小的饼印缓缓驶来,碰到障碍物时会躲开,同时重新计划前进路线。创作家们在智能小车的带领下走进电路创作课堂里。
发光的小灯泡
初识电器原件
小小灯泡串起来
欧阳顺然老师为小创作家们播放《灯的历史》小视频,讲解灯泡的串接、并接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瞧!专注的眼神,细致的动作,小创作家们把每个小灯泡串联起来。
小小灯泡并起来
小创作家们进行一轮埋头苦干的创作中,发现了许多小问题,例如,并接的时候有小灯泡并没有亮起来,打开开关时灯泡不亮……研学助教胆识社社长李宗盛同学耐心的讲解、指导,创作家们反复试验、纠错,一串并接的灯泡就发光啦!
宗盛同学把大家带到展柜前,介绍这些灯泡对展柜的装饰作用——能够提亮展品的色泽、增加图案的立体感。
融汇贯通练思维
接着提示创作家们思考,如果要用灯串来装饰展品,可以摆出什么样的创意图案呢?
这些环节,把电学、装潢设计融通起来,小创作家们不仅训练了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思维。
在创作最后,李宗盛同学带领小创作家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灯泡串接和并接的区别。研学课在创作家们的笑语中结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