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角弯弯,家财百万”,“糖环碌碌,黄金满屋”,随着农历新年越来越近,谢岗镇大街小巷飘满了熟悉的“年味儿”,迎接喜庆的传统节日,当然少不了贺年的传统小吃,油角、糖环、年糕......这些年货主角,你是不是都吃过呢?
起油镬炸油角 代代相传的年味
春节到,吃油角。形似荷包,色泽金黄,一个个酥香的油角是东莞人过年少不了的零嘴。尽管如今超市都有包装精美的油角出售,但谢岗的群众依然保留着手工制作油角的习惯。
这做起来得费一番功夫的油角,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为此,银瓶妹妹和谢岗镇妇联的工作人员一起,专门拜访了黎村的阿姨们,向她们学习制作油角、糖环、年糕的技艺,再现传统小吃的风味。
“过年吃油角,来年露头角。”1月13日,在黎村村委会,阿姨们正围站在一起,手里边捏着油角边笑着吆喝油角的好寓意。
每逢春节即将来临,谢岗的大街小巷总会弥漫“开油镬”的香味,纷纷炸油角、糖环等......以求来年的日子也像油锅一样家肥屋润、富富足足。
揉面团、炒馅料、兑料、编麻花边、包油角、下油镬炸……每一个动作,都有着浓浓的仪式感,分工合作,一团和气。
只见阿姨们一手拿着面皮,一手放入小半勺馅料,对半沿边合拢收口,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熟练地翻折成一个个麻花角,一个饱满的油角就做好了。
“油角包起来的时候,一定要包紧,不然就像‘荷包’里面的钱撒出来啦。” 妹婆提醒着说,油角胀卜卜的造型很像“荷包”,馅料包的越满,寓意明年钱包越鼓。
在滚开的油镬里,一个个头顶麻花造型的油角被炸得金黄,捞起以后满满地堆在竹簸箕里,浓浓的香味飘散至大街小巷,让人垂涎欲滴。
新鲜出锅的油角,金黄饱满、油润酥香,吃进嘴里,面皮的酥脆、馅料的香甜一齐在口中迸发,外酥内翠,齿颊留香!
裹在“糖环”里的年味
“糖环寓意团圆美好、相扣联结,是很多谢岗人过春节、家内添丁必备的应节小吃。”娣姨介绍说,每到过年时,糖环也是本地人“走亲戚”、招待客人的年货代表,寓意着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把面团揉成光滑的分团,将两头黏住搓紧,印入特制的木模中,再用刀快速切割出圆形的糖环,就这样,一个个糖环胚子在阿姨们的巧手中诞生了。
在热油的作用下,一个个糖环开始成型,仿佛一朵朵盛开的花!
“我最喜欢吃的是油角,很香很脆很好吃。”“软软糯糯的年糕寓意来年可以步步高升、鱼跃龙门!”“自己弄的健康,也有过年的气氛,小朋友也喜欢吃!”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新鲜出炉的“年货”,提前享受浓浓的年味。
制作年糕
编辑:银瓶妹妹
文字:谢文洁
图片:谢树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