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文化】没有一个文艺青年逃得过广州东山口

越秀应急管理
+订阅

△署前路和庙前直街交界,在许多广州人心中,是东山口最具代表性的地段

自清末始,这片原先荒芜的土地被逐渐开发,繁荣至今。在这里,西式风格建筑与广式烟火气息并不冲突,反而意外适配,滋生出独特的韵味。

△庙前西街路牌

文艺范的东山口

在东山口,旧建筑与新商业的碰撞每天都在发生。颇具风情和小资格调的咖啡店、买手店、独立工作室、潮牌店等“网红店”在这里聚集。

△庙前西街一家发廊的门面陈设流露复古情怀

△来自湛江的阿光在怀旧风的发廊门口等候

△恤孤院路,一家充满艺术氛围的咖啡店

△东山口的网红店内充溢着书香气、烟火气、人情味

△入夜后,来打卡的游客走进庙前西街的清吧

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来这里探店打卡、留存美照,也不乏有服装工作室、模特公司等来拍照借势宣传,因而有戏语:“没有一个文艺青年逃得过广州东山口。”

△东山口街头的潮流达人

△网红打卡点旁的职业摄影师

△在东山口旧街巷打卡的网红

△一名女摄影师趴在地上找取景角度

每转过一个街角都能看到各类时尚达人,服装各异,发型各异;相同的是都不畏惧镜头,总是大大方方地对上你的眼睛,摆出姿势便于拍出靓照。

△培正东街,爱拍照的年轻人沉浸在快门声中

△恤孤院路,一名女士被橱窗里的展品吸引

△恤孤院路,有年轻人借时尚展的灯光拍照

△一位女孩在自动贩卖机前摆出可爱表情

△一台自动贩卖机也能成为拍照道具

△潮流达人自信十足

△正在街拍的时尚达人

△沐浴在阳光下的漂亮小姐姐

△培正东街,几乎每一个台阶能成为游客歇脚处

△新人们的幸福感弥漫在东山口的空气中

烟火味的东山口

商业发展,网红聚集,小众文化随处可见,时尚在街道涌动,老东山口人却对此习以为常。

△霓虹映照下的街头

散步、打牌、下棋,遛狗逗猫;在东山百货大楼的促销商铺前驻足,与商家你来我往,讨价还价……平淡的日常里,他们自有一番自在。

△东山百货大楼

△龟岗大马路,大叔精心挑选广式腊味斩料

△龟岗大马路的福彩投注站,附近街坊按时帮衬

△东山大街,街坊聚集在树下下棋

△街坊抱着宠物狗出门溜达,与骑车载着孩子经过的熟人偶遇

△街坊抱着孩子出门乘凉

△庙前西街,孩子在婴儿车上玩耍

△夜幕下的甜蜜小情侣

△东山口的老街坊

△龟岗大马路支巷里的一只猫

△新河浦路,夕阳将路人的身影拉长

培正小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会给摸不清方向的哥哥姐姐指路。他们对这一方土地了如指掌,脆生生细数哪条街最多人拍照,哪条街藏着最多咖啡店。

△培正路的明园围墙外,放学回家的学生和街拍的游客

△东山口的街坊带着孩子出门玩耍

△放学后喝着汽水的学生

行摄在东山口,有阿姨骑车经过,不忘好心提醒:“快去那边,有霞光很好看,快消失了!”

△培正一横路的余晖

新与旧在碰撞中完美交融,东山口的独特魅力因此而来。

△东山口的老房子

△在潮牌店门口休息的老奶奶

△潮男与骑车经过的街坊

放学时段,三三两两的学生骑着单车嬉笑经过拍婚纱照的新人;阿伯牵着孙子,一边听他分享今天的趣事,一边留神领着他穿过时尚潮人;拎着菜篮子的师奶们从墙前路过,菜篮子每天一来一回一提,日子也就过去了。

△小姑娘们偶遇新人拍摄婚纱照

△培正二横路,服装电商拍摄过程中,一位路过街坊“乱入”

东山口,正以这样一种“缓慢生长”的力量,维持着惬意闲适的生活氛围,展现着新旧文化交融之美。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广州文知多D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