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5小时,一家企业从无到有、成功开办;进一门、到一窗、上一网,人不跑腿、数据跑,不同部门事项同时办结……
近年以来,东莞线上线下积极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聚焦解决企业群众急难繁,营商环境多项改革措施拿下“全国首创”“全省领先”的成绩。
刷新纪录:企业开办5小时“搞掂”
上午线上提交资料,下午线下拿证到手,最快5个小时全办好。自从2020年11月开办企业“一窗通取”服务上线以来,东莞“老板们”到市民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便可办结。
东莞市佰诚会计师事务所客服主管陈晓胜是全市第一位享受“一窗通取”服务的市民。
据悉,企业开办“一张表”“一网通办”服务已逐步覆盖东莞全市,将涉及企业开办的6个不同部门业务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多项改革大幅压缩了企业的跑动次数、办理时长,进一步刷新了东莞市企业开办的速度,有力推动东莞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继续走在改革前列。
企业“出生障碍”要打破,“成长烦恼”也要解决。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东莞推出多条反馈渠道,做到企业诉求有求必应、一跟到底。
12345热线企业服务专席于2021年9月上线。
去年9月,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上线企业服务专席,实行“7×13”工作制,即一周七天,每天早8时至晚21时的13个小时工作制,为企业提供涉企政务咨询、政策解答、投诉举报等服务。
截至目前,热线接通企业来电近万通,直接解答率92.8%,办理满意度98.3%,进一步完善企业诉求响应平台,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东莞市“一照通行”系统首期上线28项市级改革事项。
此外,作为广东省“一照通行”改革试点,东莞市于2021年5月启动改革工作,加快企业登记与经营许可事项跨部门申报融合,12月31日上线实现全网办。全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目前已完成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152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24项、审批改为备案7项、实行告知承诺30项(含部分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94项等,大大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和审批速度。
全省之最:“标杆大厅”服务一体化
去年5月,东莞市民服务中心被评为广东省政务服务市级标杆大厅。“标杆大厅”的常客叶小姐告诉记者,以前公司办理施工图备案需要带19项材料,办5个工作日。“现在只需2项材料,至多1小时就能办完。”
市民服务中心成为东莞CBD的地标。
位于CBD的市民服务中心已满2周岁,是全省进驻部门最多、进驻事项最多、综合窗最多的办事大厅之一,也成为了东莞展示现代化都市形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张新名片。
近年来,东莞完善35个镇街(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596个村(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布设政务服务窗口,建成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移动平台、自助终端多位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推动“一网办”“一门办”“一窗办”“一机办”,线上线下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大朗镇政务服务中心被省评为区县级标杆大厅。
线下建成“标杆大厅”,线上也有“全省领先”。
截至目前,东莞市行政许可事项网办率99.36% 、全程网办率97.94%。“粤系列”移动服务得到广泛应用,“i莞家”“企莞家”“数莞家”和“东莞市民卡”应用获得企业市民点赞。
“粤商通”东莞专版日均活跃度排名全省第一。
目前,“粤商通”东莞专版可用487项惠企服务,推动业务指尖办、政策送上门、诉求速回应、资金轻松筹、商机全在手、人才四海来。据统计,“粤商通”东莞专版注册东莞企业累计114.29万家,日均活跃率2.65%,位列全省第一。
而在东莞多个镇街、园区和企业中,“莞家政务”自助终端随处可见。华为、vivo、万科等明星企业已经相继申请并安装这一“办事神器”,目前全市已布局超过740台,繁忙的“上班族”收获了一番高效和自由。
全省领先:政务服务便利化成果喜人
“原本想上午在东城办,下午去市中心办理其他业务。预约时看到‘全市通办’的提示,没想到在东城就办好了所有事项,不用多地跑,实在是太好了。”在东城政务服务大厅,张女士笑言尝到了“全市通办”改革的“头啖汤”,成功办妥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所有业务。
东城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繁忙。
通过“窗口前移、市镇通收、跨镇通办”,“全市通办”打破了地域限制,建立了企业群众“全市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东莞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提供“延期后补”“周末延时服务”“工作日不午休”服务,已实现“四免”优化事项数1943个。同时,持续落实“放管服”改革和精简行政审批工作,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为99.94%,推出1879项事项“免证办”、791项事项“不见面审批”、270项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办”、61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40项“秒批”服务,大大节约企业群众时间成本。
松山湖“深莞通办试点单位”于2020年10月揭牌。
作为外来人口大市,为助力大湾区政务服务一体化,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东莞多渠道畅通“跨城通办”,目前已实现791项事项“全国通办”,“莞家政务”自助终端已与省内8个城市实现互通对接,一共上线便民服务658个。
“‘武汉-东莞’跨省通办功能让来自武汉的同事无须回到当地,通过自助终端便可直接办理武汉的事项,节约了很多时间精力。”vivo行政管理专员张伟感慨道。
不仅如此,记者从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了解到,为营造更加开放的营商环境,努力打造更有温度、更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东莞多部门持续优化人才服务,通过流程整合“一件事一次办”“秒批”改革、全程网办、全市通办等举措,启动大学生入户“直通车”,极大便利了大学生入户。
大学生入户“直通车”改革已在全市推广。
“提交资料后45分钟拿到准迁证,现在可以入户东莞啦!”12月13日,在黄江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来自湖北荆州的李先生成为全市第一位体验“极速落户”改革的市民,“刚举办人才活动周,改革措施就马上落地,给东莞的爱才之心点赞。”
东莞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积极做好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的建设、运营和推广应用工作。
“以前外地来的企业总有一些条条框框限制,要花很多时间和人力来收齐资质证明材料,现在有了一个公开透明的中介平台,外地企业进驻东莞可以更公平、更便捷。”企业代表利先生说。
截至2021年12月,东莞市网上中介超市成交量为12144宗,全省第二;成交金额7.7亿元,全省第二;入驻项目业主1866家,在全省排名第四;入驻服务机构583个,排名全省第四。
全国领先:“交房即发证”全市推广
数字政务,是让全民共享美好数字生活的主战场。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尤其在商贸繁忙的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政府服务能力都在大比拼。
正是迈向GDP万亿目标的关键时刻,东莞在这场比拼成果如何?
“办证零跑动。”目前,东莞不动产登记改革红利走向全市小区。
一手拿新家钥匙,一手领不动产权证。今年6月,一批来自万科皇马郦宫的新业主在交房当天顺利领取了不动产权证,成为东莞市新一批享受住宅项目“交房即发证”利好的置业者。
早在2019年,东莞“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已领跑全国,发展至今,“不动产一天办”“1小时办”“交房即办证”已向全市推广。这是东莞不动产登记改革的创新成效,更是东莞在便民利企和优化营商环境上的持续努力。
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将建成“世界智造门户、湾区魅力都心”。
2020年,央视发布《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在经济活跃城市的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中,东莞位居全国前五;在《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东莞紧跟苏州、珠海,成为入围前20的4座地级城市之一。
在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方面,东莞同样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东莞建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审批子系统并全面运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已压缩至40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30个工作日,远快于120个工作日的国家标准,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更快、流程更简、效率更高、服务更优。
东莞市工信局主要领导率队到市民服务中心开展“一把手走窗口”工作。
自2021年7月政务服务“走一线”开展以来,东莞全市已有16位部门“一把手”来到市民服务中心走窗口,体验办事流程、提出优化建议。在各镇街办事大厅,疏堵专窗、“行走基层”等工作也在进行中。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企业轻装上阵,政务服务和行政效率的提升优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发展动力。
【记者】陈琬莹
【摄影】孙俊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