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影姐”女儿谢敏禧:像母亲一样继续为民服务

南方+ 记者

梁艳影,居民嘴边的“影姐”,生前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荷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在46岁生命的最后100天仍心系群众。

2021年12月,谢敏禧,女承母志,身披藏蓝社区工作服,成为大横琴城资网格化服务队伍的其中一名网格员,扎根荷塘,为横琴建设服务。

战疫有我

“我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临近年关,珠海疫情阻击战骤然打响,刚加入大横琴城资网格化服务队伍的谢敏禧,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文档,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协助全民核酸检测的工作中。

“上次都弄好了,怎么这次又没有了呢?”“我们赶时间,可以快一点吗?”总有一些焦急的村民、建筑工人围过来。“不要着急,您告诉我信息,我可以帮您处理......”尽管催促的声音在耳边此起彼伏,谢敏禧总是能用耐心又柔和的语气帮助他们一个个解决问题。

谢敏禧在核酸检测现场引导居民扫码、亮码。

谢敏禧在核酸检测现场引导居民扫码、亮码。

这边刚解决完,谢敏禧又迈着大步在检测现场来回奔走,纤细的手强有力地指引着,“请大家提前把粤康码、行程码、葵花码都准备好,保持一米距离......”本身患有慢性咽炎的她,一天下来扯着嗓子维持秩序,喉咙已经沙哑,时不时发出一声声干咳。

“没有想过要顾及任何形象,只想维持好秩序,能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谢敏禧笑笑说,几缕没有被防护帽紧裹到的头发已经湿透,贴在耳鬓和脖子上。

回想起2020年初,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时,母亲梁艳影已经奋战在战疫一线上。放寒假回到家中的谢敏禧和妈妈一起熬了几桶浓浓的姜汤,给横琴各村防疫点的防疫工作人员送上驱寒。“虽然看到防疫工作者很辛苦,但当时并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我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谢敏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但现在不一样了。以前我是排队做核酸的那一个,现在我已经成为其中的工作人员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我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谢敏禧笑着说。

谢敏禧在核酸检测现场引导居民扫码、亮码。

谢敏禧在核酸检测现场引导居民扫码、亮码。

网格新人

“我相信没有做不了的事”

珠海疫情频频发布最新通报,防控任务加重。白天奔忙于协助核酸检测,晚上七点谢敏禧又投入到网格员的电话流调工作中,常常需要加班到将近十二点。

在疫情防控中,流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丁点的信息疏漏,都可能导致疫情扩散。谢敏禧深知其中要害,一通又一通电话拨打着,询问核实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信息、行程记录、现住址和核酸情况。

“我都被问好几次了,怎么还问呀?”“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么多信息?”电话那头总有免不了的各种质疑和不理解、不配合,第一次给那么多陌生人打电话的谢敏禧,遇到这些情况却表现出十分的淡定,总能耐心地解释,细心引导。

七页纸的流调信息,谢敏禧起码打了100多通电话。不打电话时她也没闲着,或专注于一摞摞表格,仔细核对并录入居民信息;或紧盯电脑屏幕,随时关注最新动态数据。

网格化服务队伍共由21人组成,是大横琴城资作为服务方,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探索综治服务新机制而搭建的专业团队,专门开展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市场秩序辅助监管、交通运营秩序维护等工作。谢敏禧,正是其中的一员,还是入职一个多月的“网格新人”。

“虽然我以前没有做过这些,现在也还没有完全熟悉和接触到网格员的所有工作,但我相信,有足够大的决心,没有做不了的事。”受母亲的教导和影响,谢敏禧很少喊苦怕累,始终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从容。

“00后”预备党员

“能为人民服务,我很乐意”

“荷塘社区工作虽细碎,但意义重大,希望为琴澳合作、大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母亲梁艳影生前曾说。从小看着母亲在荷塘社区日夜奔忙的谢敏禧,心里愈发清楚和理解母亲做社区工作的意义。

大学期间,刚满18岁可以提出入党时,谢敏禧立马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平日努力学习,中午认真上党课,很快就获得了党章学习班“优秀学员”的称号。但在从积极分子转发展对象时,尽管各方面条件都已达到要求,却因为一次误会导致延期,后来从发展对象转为预备党员时,又因母亲工作身份的关系再次延迟。

回想起两次延期入党的经过,谢敏禧觉得很坎坷,言语中还是会透露出可惜,虽然很想尽快入党,但没有办法,“今年6月份,我就是正式的党员了!”谢敏禧又笑道。

大学毕业后的她曾在广州了工作一阵,但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去年11月底回到了横琴,加入到了大横琴城资网格化服务队伍中,选择成为一名社区网格员。

“在台风、暴雨、疫情等天灾和突发情况下,肯定是躲在家里比较安全,但作为社区工作者就要冲锋在前,保护好大家。”00后的她,是身边同龄人中少有的社区工作者。

她深知社区工作会很累、很辛苦,但能真正帮助到别人,内心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对比前些日子的奔忙,如今在酒店隔离的谢敏禧,没能继续奋战在抗疫一线中,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我想继承母亲的遗志,像她一样继续为群众服务。”21岁的谢敏禧虽然稍显稚嫩,但骨子里却透出的一份坚定与执着。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梁涵 见习记者 吴枫

编辑 叶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