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的传统美食,和梅州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而梅州各地的传统文化又有各自的特色,产生了不同口味和形态的美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冠以镇名的美食,美味好记的非遗”第三期,看看哪个是你的心头好。
三圳酿粄
三圳酿粄是典型的客家酿菜文化和粄文化的结晶,是蕉岭县民间最具有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食材主要由糯米粉、小麦粉、猪肉、葛薯、青蒜等组成,它烹调技艺简单,口味讲究香、嫩、糯、滑,味道鲜美,老少皆宜。
新梅互联 摄
三圳酿粄是蕉岭客家人饭桌上的家常菜,蒸熟后的酿粄皮滑爽,色泽晶莹透亮,馅汁鲜香,香喷喷的。既松软又不缺乏弹性,有嚼劲,是蕉岭乡亲和游客的常见手信之一。
来源:蕉岭县文化馆
2016年,三圳酿粄制作技艺被列入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来源:梅州电视民生820
西河老鼠粄
西河老鼠粄是大埔县的特色美食,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初始制作起源于大埔县西河镇漳溪村张氏兄弟孝敬父亲的故事,是一种兼备家风教化的美味食品。
新梅互联 摄
西河老鼠粄呈圆柱形、两头尖、长约二寸,白色,光滑鲜亮,形若珍珠,故又名珍珠粄,因其形美味佳,赢得了大众的普遍喜爱。“西河人天天吃老鼠粄”,这句话道出了当地人对西河老鼠粄特别钟爱的情怀。
新梅互联 摄
2016年,西河老鼠粄制作技艺被列入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新梅互联 摄
丙村开锅肉丸
丙村开锅肉丸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客家菜,以肉馅为主,辅以香菇、鱿鱼、葱花等馅料,捏成丸子,寓意团圆、团聚,所谓开锅肉丸,就是要从锅里拿出来趁热吃,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新梅互联 摄
丙村开锅肉丸,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大家欢迎,味道纯正,肉香味浓郁,软嫩爽滑,别有风味。丙村开锅肉丸承载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悠悠岁月中令人久久难忘。
新梅互联 摄
2016年,丙村开锅肉丸被列入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新梅互联 摄
松源麦芽糖
客家人制作麦芽糖已有600多年历史,纯正麦芽糖,称为饴糖,是以大米、糯米、大麦、小麦、粟、玉米、高粱、绿豆等粮食为原材料经麦芽酶作用,发酵糖化精制而成的一种硬糖。松源麦芽糖甜香可口,性甘温,健脾开胃,有补气治病等保健功效。
来源:梅州电台新闻台
松源麦芽糖甜香可口,纯正麦芽糖具有杂质少、甜度纯正、香味浓等特点,它入口即化的口感,是许多客家人的童年记忆。
来源:梅州电台新闻台
2006年,松源麦芽糖被列入梅州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来源: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石扇鱼血焖饭
石扇鱼血焖饭是梅县区石扇镇的美食之一,将鱼血加入米中,用高压锅蒸熟,放入煎香的鲩鱼块,加入葱花、姜丝、自制酱料等捞匀即可。
新梅互联 摄
用鱼血焖出来的饭,粒粒通透,满口鱼肉的鲜香味,香而不腻,令人食欲大开,满足感和幸福感盈满心间。
新梅互联 摄
2009年,石扇鱼血焖饭被列入梅州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来源: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这些冠以镇名的非遗美食
是熟悉的客乡味道
夹杂着客家人历久弥新的回忆
从味蕾到技艺被完好保留下来
审核:温晓峰
初审:张 益
编辑:新梅互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