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全开,激烈角逐!首届“守真杯”科普能力大赛决赛盛宴来袭!

中山六院
+订阅

今天上午,我院首届“守真杯”科普能力大赛决赛在院内3号楼五楼多功能厅火热开场,本次活动由党群工作处主办

因疫情防控要求,比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还对本次比赛进行了全程直播,现场近100人,线上共有2000余名观众观看,让大家足不出户,也体验到了现场的氛围。

经历了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全体民众更加认识到健康防护知识的重要,医学科普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自启动以来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经过赛前导师培训和院外评委初审,共有15组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阶段。

来自结直肠肛门外科、胃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生殖医学中心等科室的选手中,有新人也有老将,他们从育儿、孕产、用药、慢性病防治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演绎科普能力!

我院党委书记李汉荣受邀出席并致辞,她表示,科普能力大赛就是让生命更美的事情,感谢同事们在百忙的临床工作外参与活动,并表示只要我们开始起步了,就一定会做得更好。

对于未来科普工作的开展,她也提出三点期待:健康科普一定要有大格局;健康科普要有策划、有谋划;科普工作要贯穿人文关怀,这样工作才会做得更有温情,更有效率,也更有意义。她还透露医院近期在策划成立“中六医学科普宣传天团”,她希望通过这次大赛能够选出“天团选手”,“心中有百姓,一起一路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各路出发,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科普知识,让中六天团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

决赛现场评委则由广州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健康100FUN》主持人张小颖、《家庭医生杂志》社长张意、南方都市报资深记者王道斌,患者代表余桐夫先生,我院党委委员、盆底肛肠外科首席专家任东林教授,客户服务管理处处长、康复医疗中心主任王于领,护理部主任叶新梅,泌尿外科汪中扬主任医师担任,他们分别来自传媒、出版、健康教育等领域,大咖云集,阵容强大。

活动由我院宣传科科长简文杨主持。

决赛现场精彩纷呈

参赛选手们一改往日严肃的职业表情

用最鲜活的肢体语言

最爆笑的台词,最丰富的艺术形式

将枯燥深奥的医学知识

演绎的通俗易懂、风趣幽默

“胰岛素究竟是什么?”部分患者因为只知其“大名”不知其“药理”,所以用药时就会出现一些小插曲。内分泌科的徐芸医生带来的中六医“聊”百科《原来你是这样的“胰岛素”》,用钥匙等形象的比喻形容胰岛素,不仅为大家理清了胰岛素来源、特点、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而且解答了有关胰岛素的几大常见误区和未来治疗方向。

左右滑动查看

◁  ▷

“人体中,免疫细胞是警察,但肿瘤细胞很狡猾,免疫治疗就是让身体里的警察重新识别肿瘤细胞并战胜它”,肿瘤内科一区在读博士(八年制)张雨婷以形象的比喻讲清了免疫治疗的基本实现思路,同时,用PD-1/PD-L1抗体的特征举例子,用拟人的方式解释了免疫治疗的抗瘤方式,科普了这种新型且高效的肿瘤治疗方案。

左右滑动查看

◁  ▷

来自胃外科的陈永和医生发挥科室所长,带来了《早行胃镜,防患“胃”然》的科普,以真实案例因一次常规胃镜检查发现并及时遏制了胃癌做为科普切入点,引出早期胃癌多半没有任何症状,呼吁大家提高对胃癌的重视度,并指出早期胃癌筛查手段——胃镜,说明了日常进行胃镜检查的必要性,非常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左右滑动查看

◁  ▷

青春活力的“90后”药学部药师代表们为大家上演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情景小剧”,题目为《滚蛋吧,HP!》,现场迎来阵阵的欢笑和掌声。药学部本次以可诱发多种胃病的幽门螺旋菌为科普要点,用多名真人扮演的方式告诉大家幽门螺旋菌的危害性及治疗方式,创意新颖又兼具极强的科普意味。

左右滑动查看

◁  ▷

“靓女啊,我成日晕坨坨,血压血糖系甘飙,加下仲风湿骨痛,从头痛到脚趾公。唔知睇咩科好?”全科医学科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室?全科医生又可以看哪些病?通过现场三个场景演绎,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倾全科之力,科普了多种疾病共存为什么选择全科医生,以及全科医生如何帮助人群做健康管理,让健康科普更加真实、更有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

◁  ▷

在点评环节,各位评委从主题契合度、内容科学性、演讲技巧及选手风格四个方面评定参赛选手的成绩。

▲专家点评

“真是被医疗工作耽误的演员呀!演技十分在线!六院药师们这个选题非常好,幽门螺杆菌发病率高,影响的人群多,并且有很多误区。选题演绎形式新颖,以拟人化方式,把四联疗法讲得很清楚,非常棒!建议情景剧的脚本在笑点上能针对科普人群能创造出一些金句就更加精彩了!”

“PPT里用到扁鹊和蔡桓公的例子,我觉得非常好,这应该算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科普宣教之一!”

“儿童发热是一个自带流量和热度的话题,用情景剧阐述很新颖,演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和ppt也呼应得很好,可以考虑如何在新媒体上做进一步的传播。”

“特别高兴看到高年资医生积极参与到科普工作,看得出很用心,花了很多精力!”

“看得出你对挂号系统很熟悉,宣教得很到位,也给大家上了一节课。作为一个在读博士研究生,能观察到挂号各个环节这些细致的问题真的很棒。”

最后,同样也是科普达人的任东林教授进行赛事总结。

他表示自然人群中只有15%是疾病人群,医生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努力减少疾病人群的占比,让85%的人不生病或少生病。“做科普是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基本责任,也是每一个医院和媒体的基本责任!病从浅处医,如何让自然人群在疾病早期就能得到较好的治疗?这也是医者和媒体的责任之一。”他表示,很欣喜地看到年青一代医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综合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运用新媒体手段能力都非常高。他希望把科普做成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纪律、有温度、有情怀”的常态化活动,“健康梦”不单是治好病,还有少生病,所以做科普任重道远,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经过激烈的角逐,综合现场评分和网络投票,根据总分排名最终评出了一二三等奖、优胜奖和优秀奖。

获奖名单

一等奖

★《“健康2030”之全民全科医学科普》-全科医学科-陈俊榕、孙小玉

二等奖

★《滚蛋吧!HP》-药学部-区颖涓、王钦波、刘文峰 、司徒伟健、甄艳华、曾婉婷

★《免疫治疗那些事》-肿瘤内科一区-张雨婷

三等奖

★《高尿酸血症肾损伤》-血液内科、肾内科-苏宁

★《原来你是这样的胰岛素》-内分泌科-徐芸

★《儿童发热知多少》-儿科-刘梦娴、何桢

优胜奖

★《让我们优雅地老去 ——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女性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客户服务管理处、妇科-李卉

★《你有多痛,只有你自己说的算》-疼痛科-阮祥才

★《详解试管婴儿过程》-生殖医学中心-李婷婷

★《胃癌是什么?得了怎么治??》-胃外科-陈永和

★《家校联合 预防近视》-眼科-杨筱曦

★《那些被彻底治愈的肺癌,都有啥特点?》-胸外科-郑于臻

★《科学运动,助力康复,和腰疼say goodbye》-康复医疗中心-王伟铭

★《高脂饮食的危害》-结直肠肛门外科二区-黄顺蓉-李晨曦

★《科学就诊》-消化内科一区(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张淇

优秀奖

★《药便宜了,不等于假药》-药学部-欧颖涓、司徒伟建、甄艳华

★《吞咽困难居家康复》-康复医疗中心-徐洋凡

★《嗓音自我保护练起来》-康复医疗中心 徐洋凡、余佳丹、石乐

★《宫外孕是什么孕》-妇科-石雯

★《小姐姐,CA125升高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1例因月经期体检导致的CA125异常升高》-临床检验科 -韦丽丽

★《临床试验“你问·我答”小课堂》-胃肠病学研究所教职工党支部/临床研究中心-吴倩、邓秀萍、卢建华、曾圣雅

★《肿瘤细胞能饿死吗?》-肿瘤内科一区-吴艳鸾、罗倩华、赵彬彤

★《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研究生一党支部、消化内科一区-许钊源

★《中药煎煮方法》-药学部-张文瑞、黄利宏

★《疑似新冠肺炎应急预案演练》-雅和医疗中心-林艺萍、伍丹丹

★《骨质疏松患者合并尿路结石可以通过饮食补钙吗?》-泌尿外科-莫嘉辉、张翼飞、邱文锋

★《去皮露头,让丁丁透透气》-泌尿外科-邱文锋、莫嘉辉

★《聊聊吃水果的那些事》-全科医学科-孙宏雨

★《关注耳畸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肖志文

★《关注电子产品的使用》-门诊教职工综合支部-肖志文

★《常见食品致病菌》-临床检验科-陈紫茹

★《心肌酶谱之CKMB>CK》-临床检验科-付琛

★《血液分析之静脉血和末梢血》-临床检验科-梁晓华

★《肿瘤营养谣言辨析》-临床营养科-严婷

点击阅读全文!

查看精彩全程~

责任编辑:张源泉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汉荣、朱昌平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图/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