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火山喷发,多位专家:不太可能致全球明显降温

千篇一绿
+订阅

◆ ◆ ◆

海啸是由于海底1100摄氏度的岩浆及其释放的气体与海水接触形成。“这就好比将水倒在沸腾的食用油上面,会引发一次非常大的爆炸事件。”

尽管能预测到火山喷发,但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尤其当火山位于海底,让探测地面变形和地震活动这类先兆信号的常见手段变得更加困难。”

多位专家均认为,本次火山喷发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十分轻微。预计对气候的影响短暂,不太可能导致全球出现明显降温。

2022年1月15日,在智利比尼亚德尔马,人们在海啸预警发布后撤离海岸。 (新华社/路透/图)

◆ ◆ ◆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

南方周末实习生 吴帮乐

火山喷发及其引起的海啸,让岛国汤加一度陷入失联状态。据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报道,当地时间1月17日,新西兰国防部长Peeni Henare表示,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大部分地区已恢复供电,但急需淡水等必需品。

美丽的热带岛国汤加,位于南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北方。人口十多万,由172个岛屿组成,发生火山喷发的洪阿哈阿帕伊(Hunga Ha'apai)岛位于首都努库阿洛法以北约65公里。

2021年1月14日上午,火山喷发开始,15日下午,火山第二次剧烈喷发。据汤加媒体报道,火山灰柱直径5千米、高20千米,笼罩在火山上空。

1月15日的卫星图。上图黄色圈内为汤加火山喷发点,下图为喷发过程。(新华社/美联/图)

“这座火山在历史上一直很活跃,自2021年12月以来,一直都在活跃地喷发,但这一次是该火山近期的最大规模喷发。”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Leif Karlstrom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学界通常用火山喷发指数(VEI)来衡量火山喷发的大小,主要根据喷发物质的体积以及喷发柱的高度确定。数字越大越严重,相邻两级之间喷发物体积相差10倍。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3位外国专家均估计,此次火山喷发的级别在VEI5左右。

汤加火山喷发过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图)

汤加火山喷发过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图)

15日夜间,火山灰还在不停地落下,通信网络受到严重干扰。美国、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都先后发出不同程度的海啸警报。

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分析,中国沿海海域于16日凌晨监测到海啸波,其中浙江石浦站最大海啸波幅约20厘米,其余潮位站海啸波幅均小于15厘米。此次过程未对中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中国驻汤加大使馆17日下午在外交部领事直通车中回应称,目前在汤加的侨胞有1000人左右,另有6家中资企业和基层员工,目前主岛没有中国公民死亡,个别轻伤,主岛的本地通话“可以维持”。

1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中国驻汤加使馆协助广东一个居民联系因通讯中断失联的在汤加亲属,并确认其安全无恙。此外使馆还通过卫星电话专门给山东聊城大学致电,告知其三名老师均安全。

Leif Karlstrom认为,这座火山已经活跃了一个多月,未来有可能会有更多喷发出现。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地球学系高级讲师Marco Brenna亦表现出了担忧,火山不稳定的情况下,即便不实际喷发,也可能会出现“无声海啸”,“在搞清楚之前,需要谨慎行事”。

◆ ◆ ◆

海啸威胁暂时过去

卫星图片中,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形成的灰色蘑菇云在太平洋的蓝色汪洋中升起。社交媒体的视频显示,大浪涌进居民住宅。有汤加民众形容,“我家在摇动,之后海浪来了,弟弟还以为附近发生炸弹爆炸。”另据新西兰媒体报道,在汤加首都,有房屋被海浪淹没,有居民看到汽车在海浪中漂浮。

一位身在汤加的微博网友于1月15日10:30发布了汤加火山喷发后的天空影像后,至今未发布消息。

火山灰让通信网络受到严重干扰,当地陷入失联状态。据美联社报道,汤加通过来自斐济苏瓦的海底电缆获得互联网服务,该电缆可能已损坏。网络数据公司Kentik的互联网分析主管Doug Madory说,当地时间1月15日下午6点40分左右,与汤加的所有互联网连接全都中断。

以帅气的赤膊亮相闻名东京奥运会的汤加旗手皮塔·塔乌法托法16日在推特上表示,他目前在澳大利亚,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父亲和家人的消息,并“请求各方支援”。发推不多的他已连续发布8条相关救援信息。

1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联合国愿意随时提供支持。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于1月16日表示,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的部分地区在喷发中遭受了“重大”破坏,但尚无伤亡报告。新西兰政府承诺初期提供34万美元的救援物资、技术支持等。当地时间1月17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派出了军用飞机前往汤加查看灾情。

环太平洋不少地区都受到了海啸的影响。

1月15日,汤加气象局向整个群岛发布了海啸警报,全境面临海啸、暴雨、洪水和强风的危险。美国太平洋海啸中心的数据显示,探测到了80厘米的海浪。

海啸是由于海底1100摄氏度的岩浆及其释放的气体与海水接触形成。“这就好比将水倒在沸腾的食用油上面,会引发一次非常大的爆炸事件。”Marco Brenna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日本、新西兰、夏威夷和美国太平洋沿岸等地发布了海啸警报。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高知县多地港湾共计有19艘渔船倾覆或沉没,德岛县也有5艘船翻沉,目前都无人员受伤报告。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这次火山喷发引起了相当于5.8 级的地震。

美国加州纽波特海滩,海啸预警发布后关闭的码头。(新华社/美联/图)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16日称,数据显示,汤加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啸威胁目前已经过去。但受到影响的地区仍应继续监测海浪情况,以决定何时可以恢复正常活动。

◆ ◆ ◆

级别应到不了VEI6

Hunga Tonga和Hunga Ha'apai是两座无人居住的小岛,海拔约100米,小岛旁边的海浪下,隐藏了一座巨大的海底火山,这里的海底火山是高度活跃的汤加-克马德克群岛火山弧的一部分。

据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2009年,海底火山喷发,为Hunga Ha'apai增加了新的土地,2014-2015年的火山喷发,又在Hunga Ha'apai岛旁边形成了一个新岛屿,随着时间推移,这块新土地与Hunga Ha'apai岛连接在了一起,成为植物及鸟类的新天地。

卫星图像显示,1月15日,两座岛屿的部分区域已被海水淹没。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火山学教授Shane Jason Cronin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火山下炽热的新岩浆堆积可能从2009年就已开始,2015年他们就已发现岩浆膨胀让火山无法承受,“富含气体的岩浆突然释放是造成这次喷发的主要原因”。

Shane Jason Cronin认为此次火山喷发的级别在VEI5左右,但是喷发时间比较短,大概喷出了0.5-1立方千米的岩浆。

Marco Brenna同样认为,这次火山喷发的级别是VEI4或VEI5。“现在缺乏一手观察,与汤加的通讯线路仍处于中断状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考虑到20km高度的火山云,按照岩浆体积基于粗略模型估计,应该到不了VEI6。”他表示,这一切都发生在“完全静默”中,“让我们大吃一惊”。如果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有监测设备,可以更容易地预测类似事件。然而这一火山并没有主动监测。

但实际上,尽管能预测到火山喷发,但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尤其当火山位于海底,让探测地面变形和地震活动这类先兆信号的常见手段变得更加困难。”Leif Karlstrom向南方周末分析。

VEI5级及以上的火山喷发并不常见,据自媒体气象爱好者统计,19世纪以来,全球一共发生过6次5级、4次6级以及1次7级。最近的一次VEI5级是2011年6月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由于转移民众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让230公里以外的阿根廷巴里洛切变为“黑暗之城”,南美洲航空“几近瘫痪”。

2022年1月15日,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鲁斯观察巨浪。 (新华社/美联/图)

◆ ◆ ◆

不太可能致全球明显降温

火山灰不仅会威胁人类安全,影响通信、航空交通,还会影响气候。

大量的气体和微粒被释放到大气中,根据火山喷发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对气候影响时间也有差异。

1991年6月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便导致了全球气温下降。该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烟羽高达约34公里。它的火山灰和气溶胶在随后的18个月令全球平均气温降低了约0.5度。全球平均温度在多年后才回到火山喷发之前的水平。

带着对此前澳洲大火的印象,一位刚到澳洲留学的学生看到火山喷发的消息有些担忧,“不会才呼吸新鲜空气没几天,就要吃火山灰了吧。”

担心不无道理。在Shane Jason Cronin看来,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可能导致汤加、斐济及附近地区出现酸雨。同时,较少的火山灰和漂浮的岩石碎片也可能会影响澳大利亚的沿海地区。

好在多位专家均认为,本次火山喷发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十分轻微。“预计对气候的影响是短暂的。”Shane Jason Cronin分析,发生在1月15日的最近一次大规模喷发产生的气体量,约为影响长期气候所需量的十分之一。“但如果喷发持续,影响可能会更大。”

“这比1991年的菲律宾火山喷发规模小,不太可能导致全球出现明显降温。”Leif Karlstrom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编辑 视觉 |汪韬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