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签约及揭牌仪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由广州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仲”)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合作共建,旨在促进国际仲裁人才队伍发展,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国际仲裁人才和国际仲裁法律服务的需求。
双方签署协议。
“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是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国际仲裁示范高地的有效路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石佑启说,广外具有较好的涉外法治人才办学基础和办学传统,已基本建成本硕博贯通,高校—社会协同的立体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广外与广仲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一定能在国际仲裁人才培养、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双方代表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揭牌。
广州仲裁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思民表示,广仲和广外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弥补了仲裁研究的短板。近年来,广仲努力打造南沙国际仲裁先行区和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制定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创立多元化仲裁“广州模式”,并将依托国际仲裁学院开放性、国际性的平台和机制,探索打通纷争解决机制的境内外壁垒,带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商事主体认可中国仲裁、选择广州仲裁。
“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是强强联合对国际仲裁人才和服务需求的前瞻谋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王廷惠说,仲裁学院的成立将进一步发挥广仲的仲裁创新实践、国际标准引领和国际规则制定优势,以及广外在涉外法学和多语种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增强中国仲裁的国际话语权。
活动现场,双方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的框架协议》,并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揭牌。
【记者】汪祥波
【通讯员】杨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