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四小、文翰二小“上新了”!南海桂城全面推动村域学校改建提升

南方+ 记者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添新动力。1月17日,桂城街道举行了映月第四小学综合楼启用仪式和文翰二小教学楼主体封顶活动,两所学校升级改造的快速推进,是桂城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成果。近年来,桂城街道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增教育资源向相对薄弱区域、村域学校倾斜,让市民充分感受优质教育“就在家门口”。

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桂城将继续投入超过46亿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27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新改扩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4万个,让桂城未来的教育资源更加充沛、更为均衡,让“要想孩子早成才、请到南海桂城来”的教育名片更加闪亮出彩。

映月第四小学新综合楼启用。孙景锋 摄

映月第四小学新综合楼启用。孙景锋 摄

投入8000多万建设映月第四小学新综合楼

17日上午9点30分,桂城街道映月第四小学新综合楼举行了建成启用仪式。映月四小前身为平西小学,在街道统筹提升教育资源,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中,首批完成校管理权属收编及城市化命名,于2018年更名为映月第四小学。

为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均等化,2020年11月,桂城街道办事处分两期启动映月四小校园改扩建工程,第一期扩建工程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拆除部分旧有建筑,新建1栋6层高综合楼,1层地下室,建设课室、各类功能场室、厨房和教师餐厅、多功能报告厅、地下车库等。新建综合楼工程占地面积约277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122.6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0767.1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355.46平方米。

映月第四小学新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13122.64平方米。孙景锋 摄

映月第四小学新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13122.64平方米。孙景锋 摄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映月第四小学新综合楼建成并启用,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硬件设施。

据介绍,新综合楼内设有多功能报告厅、录播室、人工智能·创客空间、电子阅览室、器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场室,满足学校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助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映月第四小学校长陈凯宁介绍,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特色办学,经典诵读少先队工作、书法教育、信息技术、举重等特色项目成绩显著,成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有力推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入读学生逐年增加,校舍老化、功能场所缺乏、教学设施设备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新综合楼拥有现代化的多功能报告厅。孙景锋 摄

新综合楼拥有现代化的多功能报告厅。孙景锋 摄

新建的6层综合楼极大缓解了学校发展需求,配备了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课室实现了空调全覆盖,为学校迈向更高目标提供了条件。“接下来我们将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利用高效稳定的智慧校园,实现班级管理透明化,在学校、班级、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建立起互通的桥梁。”

文翰第二小学改造提升建设项目主体封顶

17日上午,桂城街道还进行了文翰第二小学改造提升建设项目主体封顶仪式。文翰第二小学位于三龙湾中心区域,前身是一所渔业小学。为了推动村域学校改造提升,全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桂城街道投资1.8亿元扩建文翰第二小学,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64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3.56万平方米,可容纳36个教学班。

文翰二小改造提升建设项目主体封顶。孙景锋 摄

文翰二小改造提升建设项目主体封顶。孙景锋 摄

项目将原有校区已建设的旧教学楼进行拆除,对已建设的综合楼进行加固装修处理,并利用校园目前占地以及校园西侧约15亩新地,重新规划建设新校区。规划建设4栋6层教学楼,1栋5层行政楼,1栋1层多功能厅,1栋3层食堂,2处体篮球场、1处排球场、一处6环道的田径场及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学校将拥有校园电视台、多功能报告厅、体育馆、录播教室、创课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及教育平台。

“今天我们扩建校舍顺利封顶,学校的占地面积、教学设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大大改善我们学校的办学环境,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为周边的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条件。”文翰二小校长黄丽红表示,学校扩建后将提供超2000个优质学校,较原来增加了一倍。

一盘棋推行学区化办学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桂城街道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增教育资源向相对薄弱区域、村域学校倾斜,促进区域间、校际间、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让市民充分感受优质教育“就在家门口”。

在推进过程中,桂城利用村域集体土地改建及相对薄弱学校扩建的模式,不断完善村域学校的硬件配套。2019—2022年,将投入超6亿元陆续完成8所原村域学校扩建和改建,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差距;同时,从2019年起,三年内投入超1.8亿元推进教育装备提升计划,对原有学校分步完成包括功能室、图书馆、教学仪器、信息化建设等教育装备的配置更新。

文翰二改造提升项目小完成了主体建筑,将于今年9月启用招生。孙景锋 摄

文翰二改造提升项目小完成了主体建筑,将于今年9月启用招生。孙景锋 摄

其中,2020年已经投入2800万推进教育装备配置更新,超5000万用于公办中小学空调全覆盖。从2021年起,桂城设立常态化校园装备提升项目专项资金,以每年投入不少于6000万进行教育装备的提升。

为了让所有村域学校的师资力量都能达到城区学校水平,桂城强化学校统筹管理,将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划分为五大学区,构建起学区化办学模式,实现校际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采取“学校双向选择”“学校结对交流”“名师交流”等措施,选派名师、优秀干部到资源相对薄弱的村域学校工作,城区学校、优质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为100%。

“不久的‍将来,我们所有的城区学校跟乡村学校是没有区别的,‍‍甚至一些乡村学校还要更漂亮,‍另外通过推动一批名师和教育特色在学校间的交流,推动桂城所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桂城教育办、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林健勤说。

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余辉表示,让桂城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是桂城人民的期盼,也是桂城不懈的追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坚定不移发展教育事业,始终保障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改扩建学校工程建设,坚定不移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教育设施设备硬件。

【南方日报记者】孙景锋

【通讯员】杜建新 李芳毅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