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权益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侨务政策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州公证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依法做好涉侨公证工作,为侨胞工作生活、创新创业提供贴心服务和有力保障,依法护侨成效进一步显现。
01
科技赋能
远程视频公证为侨服务
基本情况
因持续防控疫情,定居国外多年的侨胞孟女士回国出售在广州的房屋一事被耽搁。通过“广州公证远程”微信办理平台,公证员经常“倒时差”同孟女士热心沟通、耐心指引,帮助她克服不会操作微信、案情复杂等困难,为她顺利办理委托国内直系亲属售房公证,并获得不动产登记部门认可,房屋顺利出售。
典型意义
“广州公证远程”微信办理平台是司法与侨务系统通力合作,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开展为侨服务平台建设的创新示范性成果,也是以“互联网+”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服务新模式的有力探索。通过公证服务与远程视频的系统联动,结合人脸识别、电子签名、信息加密传输等技术,解决海内外侨胞因疫情、交通不便等因素在公证办理事项中的燃眉之急。
本案例突出网上联侨、远程助侨,为海外侨胞提供更为个性化、更高效的公证服务。当事人申办公证由“小心翼翼摸索办”转变为“公证员主动协助办”,极大缩短申办公证时间,极大方便初次申办公证和不熟悉手机操作的当事人。
02
公证“一站式”办理
助力侨胞应对
财产继承“举证难”
基本情况
陈先生在国外去世,在国内居住的儿子和在国外定居的女儿想继承他遗留在国内的房产。因在国外居住多年,陈先生更换护照多次,外文姓名、身份信息发生改变,在证实陈先生身份信息、婚姻、子女和父母情况时,他的子女遇到“举证难”问题。广州公证处公证员历时半个月,先后到不动产交易登记、人事档案管理等部门仔细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证人询问核实情况。继承公证办理完毕后,公证人员免费帮当事人去不动产交易部门代办不动产权证,困惑已久的房产继承难题顺利解决,避免当事人“多次跑”、“多头跑”。
典型意义
继承公证具有确权性质,关系到当事人切身利益和财产安全,当事人取证难度大。为了预防纠纷,保护当事人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公证员必须要对被继承人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父母、配偶、子女)或第二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包括有没有代位继承、转继承等情况进行核实。
本案例,广州公证处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要求,公证员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主动上门调查核实,或者依托信息化数据共享,对户籍信息、婚姻信息、死亡信息、档案信息等进行查询,实现由“当事人跑”转变为“公证员跑”“大数据信息代跑”,减轻了当事人在收集材料、领取遗产等方面负担,也避免了户籍和人事等档案管理部门在资料提供上的重复劳动。
03
公证切实优化
侨资企业营商环境
基本情况
某侨资企业所生产的设备即将运入“一带一路”沿线关税同盟国,需要办理通关手续,向广州公证处申办授权书签名、印鉴及译本与原本相符公证。如果错过通关时间,企业将面临违约和巨额赔偿,直接影响企业信用。公证员非常重视,立即依法受理公证申请,紧急安排翻译员对授权书和公证书进行外文翻译,并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代办上述公证书的外交部认证手续,通关手续顺利办妥。
典型意义
侨资企业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流营商环境是侨资企业投资广州、安居乐业的先决条件和坚实保障。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广州公证处深化“放管服”改革,始终重视当事人的优质服务体验。本案例,广州公证处文件翻译中心“线上+线下”融合高效服务,并提供延伸业务,推进公证服务方式规范化、科学化,真心实意为侨资企业办实事、解难事,推动侨资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效维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和谐共赢的营商环境。
来源 | 广州公证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