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那些事儿

广东自然资源
+订阅

如今,广大人民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便利程度已大大提升,从以往多部门跑动并且只能到实体窗口办理,到现在已经延伸至互联网桌面端、指尖办,业务办理实现“至少跑一次”到“不见面”办理,这些转变的背后,有一支信息化支撑团队在默默的努力和付出,他们就是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的“不动产登记平台技术小分队”。为了深入了解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背后的那些事儿,我们来到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与这群“技术控”进行了一次面对面访谈。

团队技术人员在讨论

“以2015年编制《广东省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为起点,我们开启了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之路。”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主任练栩介绍道。从广东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行到全面落地以及“双提升”,从广东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审批发证系统(过渡版)到广东省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专题应用到“区块链+不动产登记”应用建设,每个阶段都留下了他们挥洒汗水的身影。

这些年,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从技术层面保障支撑着广东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让传统的不动产登记模式发生深刻转变,让老百姓办证体验得到极大改善,让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获得极大提升。

团队人员工作场景

“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过渡版”

初听“技术控”,脑海中构建出的形象总是“闪闪发光”的头顶,外加一件四季不变的标配格子衬衫,工作内容就是对着电脑疯狂敲代码,以及总是在沉思不爱说话的状态。但当我们见到项目团队后,便一下打破了对“技术控”的既定印象,他们是一群神采奕奕且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工作紧张却有节奏,采访的时候语速也很快。“2015年,我们接到任务,要求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广东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审批发证系统(过渡版)的开发和上线,因为没有经验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真的很愁……那段时间真是熬白了头”当问到平台建设初期的情况,项目负责人梁庆发一下子便打开了话匣子。

项目负责人梁庆发

2015年,原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的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是落实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于此同时广东省马上部署了统一发证的工作任务,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需要尽快上线。为解决各部门数据不统一、系统不统一、登记发证不统一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调研摸清这些分散的数据格式、业务流程,才能探索建设统一平台。

接到任务后,项目团队一刻不敢耽误,马上紧锣密鼓开展工作,“当时真的是能问的人、能找的资料、能想的办法,都一一尝试了。”梁庆发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眉头也不禁跟着紧张起来,最后在领导的支持和团队人员不舍昼夜的努力下,终于顺利完成过渡版的上线工作。作为团队技术骨干的邱海泉回忆道,“有了前面的基础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团队紧接着开始平台正式版的建设工作,截至到2020年全省有65个县区用省统建的平台支撑业务。”

广东省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界面

被一位阿姨“兴师问罪”

“2018年初,厅里提出不动产登记‘虚拟窗口’概念,我们选取了肇庆高要作为试点,开展‘虚拟窗口’建设,从线下到线上,我们明白这是一个需要跨越的重要阶段。”梁庆发从技术角度去理解和思考这个“虚拟窗口”应该如何构建,首先面临的就是申请人身份识别的问题,在当时省统一身份认证能力未建成的情况下,用户身份核验与保障登记信息安全是摆在团队面前的当务之急。

团队成员们经过多方调研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并将该技术接入不动产登记业务的虚拟窗口中,通过多次优化以及邀请群众参与测试通过后得以上线。“有了这个功能不代表就没问题了,关键还是要看使用的效果。”梁庆发说,在高要区不动产登记大厅的窗口前,他们曾经长时间蹲点调研,发现在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马上回去研讨并解决问题。

为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真实使用情况,他们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里,与群众近距离交流使用情况。“我们在基层推进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们还遇到了一个小插曲。”梁庆发笑着说,“有一天我们在大厅调研时,突然传来吵嚷声,只见窗口一名年纪较大的阿姨举着手机很生气地质问‘这是什么破系统啊,刷脸一直不认人’当时她比较着急办理业务奈何试了多次都不行,一气之下才找工作人员‘兴师问罪’。这个群众情绪十分激动,我们了解情况后,马上提出解决办法,并安抚好群众的情绪。”梁庆发回忆说。

原来,这个阿姨在操作时忽略了读数验证,导致一直不能通过。由于她情绪比较激动,团队成员在耐心讲解后她已不愿再刷脸操作了,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安排她进行优先线下办理。“通过这件事,我们也明白了新技术不一定都能适应各类群体的人们需求,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兼顾到不同的群体。”梁庆发感叹道,“有时看似很枯燥的敲代码、建系统、做研究,做完后你会发现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团队技术人员在高要区攻坚克难

终于经过不断测试,多次优化程序,广东省在不动产登记服务的日常登记工作中成功引入“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功能,通过在线人脸信息采集和人脸对比等身份认证方式,确保了用户身份信息真实安全有效,“虚拟窗口”也得以顺利上线。

“你们干活不要命就算了,还影响我睡觉”

2018年7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全面部署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改革举措,提出要积极探索“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

技术团队便开始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方面开始做文章,谋求新的思路。“因为有了前期的“虚拟窗口”,我们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就有了很好的技术基础。”梁庆发兴奋地说道,“小伙伴们都激动而热烈地发表讨论意见,我们很快就形成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技术架构体系”。

涉不动产相关业务的办理,一般包括交易、缴税、登记和民生服务等业务,分属不同部门。“要实现真正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需要解决连接住建、税务、登记和民生等部门的应用系统的问题。”梁庆发说,这是系统建设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只有利用信息共享互通,将原来分散受理的业务综合进行受理,才能达到前台便民惠民的目的。

“我们曾经开展过很多实地调研,老百姓多头跑才能办成一个证的经历,让我们印象深刻。当时我看到某地的不动产登记办理大厅,宽敞明亮的大厅中围满了来办事的群众,有的群众拿着文件跑来跑去也是满头大汗,更有群众把‘办事窗口’当成了‘找茬窗口’,对着工作人员吐苦水,一切难题似乎都找到了发泄‘出口’。办证大厅简直热闹得像菜市场一样,熙熙攘攘的,如果能实现‘一窗办理’,让群众少跑路那真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大实事。”邱海泉频频点头说道。

技术骨干邱海泉

2019年,项目团队来到清远开展“一窗办理”试点工作,他们从早上八点开始忙碌,为了赶时间赶进度,经常忙到次日凌晨一两点。白天发现问题了解需求,晚上一起研究沟通处理方法,就这样团队几个人通宵达旦干了两个多月,虽然困难问题多、工作强度大,但是大家都很团结,做到迎难而上突破问题。梁庆发低着头回忆道“由于我们每天晚上都加班到次日凌晨一二点,在门岗的保安大爷已经睡熟了,但又要他才能开门出去,刚开始还好,但时间长了大爷就很生气,批评我们‘你们干活不要命就算了,还影响我睡觉’。”说到这里梁庆发很愧疚地苦笑了起来。“确实很愧疚,但为了让系统顺利上线也只能加班干了。”从办公室出来,路上一片漆黑,只剩星光点点照着回去的路,保安大爷每天的准点“指责”也让这群疲惫的深夜晚归人在枯燥乏味的生活里多了一丝温暖的陪伴。

在清远开展“一窗办理”试点工作

经过对系统的不断优化设计,“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还实现了“简流程”办理服务。过去,群众和企业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需要跑3个部门、跑3个窗口、提交3套资料,耗费许多时间与精力。如今,只需跑1个窗口,提交1份资料。邱海泉说当时这项便民举措也收获了现场办事群众由衷的赞叹,不少群众通过“12345热线”给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暖心留言,表达对当地工作人员的感谢与称赞。“有一次,我正在现场调研,看到一位男士只在一个窗口顺利办完不动产登记后,脸上洋溢的幸福的笑容,并连连为这项服务点赞!当时看到自己的工作真的为群众送去了便利,我也很开心。”邱海泉自豪地说。

“绝不能让系统在春节期间掉链子”

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团队不仅面临着重重困难,还面临了很突发情况。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前,系统功能出现了一个突发问题,从省级到国家级的汇交链路出现了故障,影响了全省登记数据及时上传部系统。“由于当时离春节还有几天,很多同事们已经订了回家的车票,但在发现问题后,几个骨干表示“绝不能让系统在春节期间掉链子”,并纷纷在第一时间退票,坚守在工作岗位,务必把问题解决,保证数据的及时传达。”邱海泉感动道,“后来又发生了疫情,导致到现在两年了这些小伙伴都没法回家过春节,但是如果不是他们这种担当精神,又怎么能有我们系统的顺利上线和安全运作呢?”

在他们的努力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跨城通办”“不动产登记+金融”“不动产登记+法院服务”等相继出现,不动产登记的办事模式在不断提升,背后是团队成员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严谨执着。

目前,我省已建成全省“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并形成“一个平台、四个入口”的服务体系。不动产登记项目团队始终为全省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助力实现全面“网上办”“一窗办”和“全员办”等目标,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下的受理窗口

针对群众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还推出不动产登记“指尖办”服务,让群众随时随地只要动动手指,即可“秒知”不动产登记信息,“快办”不动产登记业务。“以前要办理业务,得跑到登记中心,人多的时候往往还要花时间排队,现在好了,在‘粤省事’上就可以办理很多业务,帮我节省了不少时间”,清远市市民叶小姐说到,特别是疫情形势复杂的当下,“指尖办”服务促进了疫情防控与便民办事两不误。

后记

“虽然辛苦,但是值得!”在采访的最后,梁庆发和邱海泉对我们道出了心声,不动产登记事关千家万户,我们的劳动能为人民群众带来实惠,我们也和登记事业共同成长,能为人民服务,那是我们的光荣和骄傲,作为一名党员,也是我们的职责使命。

在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技术支撑保障的道路上,这个“小分队”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把舵定向和技术中心的统一指挥下,犹如一辆高速行进的“技术列车”,今后将引擎拉满,继续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合理运用已有成熟技术与丰富实施经验,为驶向“不动产登记惠民提升工程”新站点加油提速,让更多群众和企业“安心上车、快速办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