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下雨天,这条路上到处是水坑,老人和小孩都不敢出门,非常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我们出行不仅方便,也安全多了!”怀集县洽水镇七坑村大伞大桥头自然村至江咀自然村道路实现硬底化后,当地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积极参与村道硬底化建设。
乡村要振兴,道路要畅通。为巩固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成果,赋能乡村振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洽水镇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体要求,聚焦民生工程,谋划民生项目,将七坑村大伞大桥头至江咀村庄道路硬底化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
洽水镇七坑村大伞大桥头至江咀村庄路段,是当地村民出行的主要干道。在过去,这条道路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未能实现硬底化,路面坑洼不平整,被村民调侃为“天晴是扬灰路、雨天是泥巴路”,而且道路较窄,如遇两车会车,那就只能是一方后退避让,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
对此,洽水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立足七坑村实际,通过现场勘察调研、多方筹措资金、严格管理施工等方式,谋划实施七坑村大伞大桥头至江咀村庄路段硬底化工程项目建设。
七坑村大伞大桥头至江咀村庄路段历时2个月时间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实现全线通车。
“我们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的同时,还调动了村民参与村际道路硬底化建设及众筹资金的积极性,并发动同乡联谊会等各方社会力量,做到群策群力、互帮互助,破解修路资金不足难题,扎实推进七坑村大伞大桥头至江咀村庄路段硬底化工程项目建设。”洽水镇党委书记梁杰恒说道。
此外,通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全体成员研究表决的方式,确定工程建设承包商,并成立项目施工村民监督小组,核实硬化路面积、建设标准、工程质量等相关情况,做到施工全程监督,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确保把村际道路建成群众满意工程。
经过多方努力,洽水镇自去年6月开始对七坑村大伞大桥头至江咀村庄路段进行全长600多米宽3.5米的道路硬底化建设,累计投入上级部门专项资金和村民自筹资金共27万元,历时2个月时间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实现全线通车,村民眼中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道路建好后,不仅惠及了当地1600多名村民日常出行及生产生活,也解决了群众农产品运输难题,推动农产品销售,助力村民增收。
“一条干净平整的水泥路建成,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接下来,我们将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凝聚力量、奋力进取,更好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梁杰恒最后说道。
【整理】南方+记者 刘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