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两会|陈伟贤: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服务

南方+ 记者

日前,东莞提出推动实现经济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东莞将以千万人口福祉改善为根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加快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1月13日,记者连线列席东莞两会的市残联理事长陈伟贤,他表示,市残联重点关注残疾人民生,把各项工作任务抓得更加扎实、更加到位,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服务。

陈伟贤:市残联焕发新活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过去一年,东莞市残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解决好残疾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健全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民生保障体系。

陈伟贤说:“市残联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残疾人多样化需求,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联动作用,引导助残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积极参与残疾人事业,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去年以来,市残联各级党组织与东莞市税务局、市文化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东莞市公益助残志愿者协会等26家机关事业单位、助残社会组织开展“共驻共建”,创新开展扶残助残项目。其中,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党支部打造的《构建“党建引领+N”助残新模式,提升残疾人品质托养》党建项目,首次参加第九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机关党建类比赛荣获一等奖,实现东莞参赛以来一等奖“零突破”。

陈伟贤表示,市残联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残疾人群众反映的最迫切问题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残疾人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揪心事。

市残联全力推进学前融合教育推广支持计划,安排100名特殊儿童在普通幼儿园入读。市残联开展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出台《东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提出七大专项行动,创新开展“无障碍电梯计划”“坡道革命”“规划建设全市创新创业无障碍服务中心”等具有东莞特色、符合东莞实际的举措。

陈伟贤:市残联焕发新活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市残联实施精准康复服务,开展“与星同行计划”,为全市120个自闭症儿童家庭手把手提供规范化的核心养育技能指导服务,家庭满意度达96%,形成了“东莞模式CST”。同时,积极开展居家康复服务,全年为1163名肢体残疾人提供上门康复服务。

东莞残疾人自强不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2020东京残奥会上,6名东莞运动员取得3金3银的骄人成绩,突破东莞参加残奥会的历史纪录。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东莞50名运动员在田径、游泳等十一个项目比赛勇夺33金18银12铜的好成绩,打破4项全国纪录,超2项世界纪录,创东莞参加历届全国残运会人数之最、奖牌之最,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全省第一。

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东莞“双万”城市新起点,市残联重点关注残疾人民生,把各项工作任务抓得更加扎实、更加到位,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服务。

陈伟贤:市残联焕发新活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陈伟贤说:“接下来,打造党建业务融合新高度,坚持党建示范引领,持续推进“共驻共建1+1”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党建联盟精准助残品牌建设。同时,推进市直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优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市残联努力实现残疾人重点工作新突破,将出台并贯彻落实《东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东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行动方案》《东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促进办法》等各项惠残扶残政策,进一步扩大服务供给,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提升服务能力新水平,组织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持续完善多元化康复服务网络。”陈伟贤表示,市残联继续落实“学前融合教育推广支持计划”,建立上门评残工作新机制,落实第三代残疾人证换发和“跨省通办”工作。

今年,市残联将发挥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作用,继续加强残疾人体育基地建设,加强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积极承接省队、国家队项目集训和残疾人体育赛事活动,全力备战2022年省残运会、2022年亚残运会、2024年巴黎残奥会。

陈伟贤说:“市残联将焕发新活力,研究制定《东莞市镇街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进一步推动镇街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东莞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园区(镇街)残联和社区(村)残协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同时,深入推进‘智慧残联’建设,建立健全残疾人信息共享机制。”

【记者】何建文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