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款降噪耳机获工信部A级认证?完整的检测名单来了
1月13日,“仅2款降噪耳机获工信部A级认证”上了微博热搜,内容同时还提到:据央视报道,近五成降噪耳机降噪量不足。热搜发酵后,阅读量突破了1.2亿。网友们更关心的是:到底有哪些降噪耳机品牌参与了这次检测?降噪耳机中用户群体庞大的品牌是否都有检测到?自己购买的降噪耳机是不是“伪降噪”?
然而,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官网显示,经测评,漫步者TWS NB2、漫步者NeoBuds Pro、OPPO Enco Free2i、OnePlus Buds Pro共4款产品获得智能降噪耳机产品用户场景ANC综合降噪A级评估证书,并非热搜中提到的“仅2款”。
南方+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挖到了一份完整的检测名单,在这份名单上,共计有12款TWS耳机产品,均为市场主流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在样本选取的说明中提到:“本次重点考察国内品牌及市场占有率、技术实力等方面”。因此,获得A级评估证书的4款,均为国内品牌。
12款进入测评的降噪耳机信息
TWS耳机普遍配备了主动降噪功能
在2021年12月18日举办的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人工智能所副所长刘永东发布了《智能降噪耳机与通话降噪耳麦多场景性能测评研究报告》。出具这份报告的是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语音及图像识别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AI国检中心”)。
报告指出,近年来TWS耳机(真无线立体声耳机)迎来良好的市场前景,TWS耳机市场普及率快速提升。据StrategyAnalytics新兴终端技术(EDT)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 2020年全球蓝牙耳机的总销量将超过3亿部。其中,真无线立体声(TWS)蓝牙耳机的销量增长了近90%。
较新发布的TWS耳机普遍配备了主动降噪功能,但用户难以评估产品的真实降噪性能,甚至部分厂商采用“以偏概全”的宣传手段,只公布最高降噪深度单一指标。
报告还指出,部分厂商通过非智能(不包含主动降噪、通话降噪等功能)低价产品带动销量,通过“市场占比”的方式带动其主动降噪等产品。
12款主流TWS耳机多场景测评
报告选取了市场主流品牌12款TWS耳机产品,在模拟多个典型的用户场景下为耳机的主动降噪综合性能进行了测评,包括:高铁车内、高铁候车大厅、飞机经济舱内、十字路口、地铁车内、咖啡厅、商场等七大场景,以及随机多场景切换下的性能表现。具体测评结果如下:
耳机主动降噪性能评分:降噪区域
耳机主动降噪性能评分:平均深度
耳机主动降噪性能评分:综合性能
报告还提出了关于耳麦产品环境降噪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ENC与ANC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ANC的受益人为使用者本人,通过ANC的功能,可以让用户自身免受环境噪音干扰;ENC的受益人则是通话的另一方,通过ENC减少环境噪音对通话的影响,让对方听到纯净的语音。除了通话之外,看电视/电影/视频也属于ENC降噪场景。
报告建议,耳机厂商加强对现有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加快推进现实应用场景下的标准规范制修订,以应用场景验证技术创新,进行智能语音产品在长时间、高负荷、复杂噪声等场景稳定性的测试,专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和质量的内部监管、坚持以质取胜,推进我国智能语音产业高质量发展。
测评征集截图,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A级证书仅针对自主申报
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起的《关于开展智能降噪耳机产品场景测评活动的通知》中可以看到,这轮2021年11月发起的测评征集需要企业根据主营业务产品自主申报。
测评后的报告涵盖了12款降噪耳机产品,报告在样本选取的说明中也明确了重点考察国内品牌,因此,目前获得A级评估证书的4款产品,都是建立在“自主申报”和“国内品牌”的基础上,并不意味着其他降噪耳机产品一定不符合A级评估标准;实际上进入测评范围的12款产品,都有非常详细的性能打分。“仅2款降噪耳机获工信部A级认证”的说法对消费者有一定的误导性。
【记者】许蕾 许隽 姚翀
【视频】许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