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商业发展经验,结合南沙发展实际,草拟了《南沙区商业网点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01
南沙商业逐渐形成“2+3”发展格局
截至“十三五”期末,2020年南沙区新增悠方天地、万达广场等优质零售商业消费地。此外,“十三五”期间筹备7个优质商业项目,其中3个项目计划在近两年开业,包括心悦城·邮轮广场、星河coco park和中铁建凤凰广场。
制定本规划的目的是为了积极对标国际湾区的先进新城,做出具备前瞻性的南沙商业规划,开展以优质零售和服务商业为主的综合项目的战略性布局。
02
两大发力方向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征求意见稿指出,随着广州入选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南沙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应关注新商圈、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提升城市形象面貌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消费创新策源地”以及“中国制造展示地”两大发力方向参与广州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南沙商业发展战略为国际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开放性”是指鼓励南沙本土企业,如广汽丰田、小马智行、各总部企业、食品加工厂等,打造开放式品牌展厅和组织观光活动,让消费者深度体验南沙企业文化。鼓励区内制造业企业品牌在南沙打造地域特色线下门店,利用“前店后办公” 形式提升商圈知名度;
“创新性”是指特色化经营,注意档次和主题差异化,体现水乡特色和海洋特色;注重社区商业的亲民化、个性化和互动化;打造具有观光性、地域特色性和高聚集度的夜经济区;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南沙商业发展的六大内核:“年轻、创新、多元、便捷、感动、未来” 。以建设大湾区“商旅未来湾岸”“创新策源基地”“多元文化聚点”为商业发展目标,提出三大口号:商旅未来湾岸—“来南沙,就要浪” ,创新策源基地—“到南沙,找灵感”,多元文化聚点—“在南沙,看世界”。
01
打造“双心一轴多点”国际都市级商业体系
征求意见稿提出,将根据南沙区产业发展一轴带动、一核引领、两极联动、七区协同产业空间布局,遵循产城融合的现代理念统筹谋划产业布局,构建“双心一轴多点”的国际都市级商业体系。
“双心联动”是指蕉门河内湾核心商圈与明珠湾滨水新兴商圈承担全区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枢纽功能,蕉门河内湾核心商圈作为目前人口密度最高、商业发展最为成熟、商业体量最为集中的商圈,提升新项目开发品质,引导旧商业升级改造,形成多元、相互错位的聚集效应。
伴随一批跨国企业总部、综合性区域总部的进驻和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等场馆的建成,明珠湾滨水新兴商圈将以辐射CBD商务客群为核心,汇聚人才、科技、资本、数据等要素,发展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打造大湾区CBD世界级旗舰地标商业群,奠定南沙高端商业的根基。
“一轴引领”指蕉门河内湾核心商圈和明珠湾滨水新兴商圈“双心”串联的自北向南拓商业发展轴线,商业由成熟商圈向高端商圈发展。
“多点协同”指由南沙湾邮轮母港门户商圈、庆盛TOD枢纽商圈、大岗卫星商圈、万顷沙服务商圈、榄核服务商圈、龙穴岛服务商圈构成六个商圈节点,依托心悦城·邮轮广场,打造邮轮经济“南沙样板”,全面提升南沙邮轮旅游的辐射能力、服务能级和消费体验,打造滨海休闲“夜经济”消费集中地;
依托粤港科创城和庆盛交通枢纽,重点培育新鸿基TOD项目,打造粤港澳科研枢纽型商业中心;依托穗港智造基地和大岗装备制造园的建设带动产业人口及新兴企业导入,重点为数字经济、自动化制造等产业,配套西北部产业、居住的现代商业综合服务中心,打造西北部先进工业综合服务型商圈;
依托南沙枢纽建设、内外交通改善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连同大型主题乐园项目及十九涌渔人码头,发展生态主题商圈,为中科院明珠科学园等重点项目适配高标准复合型产业载体;
基于香云纱基地、特色岭南水乡群落、冼星海故居等集中人文资源积淀,顺延文化风貌,培育发展人文风貌多元融合的特色小镇;
围绕国际航运发展合作区发展定位,配套产业园区“夜经济“消费场所,培育科学装备及航运物流产业园配套商业集群。
此外,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合理配建南沙区内四星以上酒店,南沙未来10年内需要新增2600间客房,即约7~9家四星标准以上酒店。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嘉北
图片:资料图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