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 | 王小彬: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走出高新产业新赛道

南方+ 记者

(视频|王小彬: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走出高新产业新赛道,时长共4分58秒)

王小彬视频

1月12日,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议期间,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邀请珠海市人大代表、各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谈体悟、谈落实。

2022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质量推进珠海高新区建设,以6平方公里的后环片区为启动区打造未来科技城,更好承接全球创新资源,聚焦若干引领未来的科技产业新赛道,建设未来产业超级孵化器和应用试验场。

迈向新局,珠海高新区将如何贯彻落实好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为此,南方日报邀请到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小彬畅谈新思路、新做法。

南方日报:听完市政府工作报告,你有什么感想体会?

王小彬:听了黄市长代表市政府所做的工作报告,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我对报告的感受,我认为是“干”:干出效率、干出速度、干出质量。

报告从“八个方面”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应该说过去五年是珠海迎来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关键五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亮点纷呈、来之不易。报告从“十个方面”对未来工作进行部署,我认为报告深入贯彻了党代会的精神,特别是围绕“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这一工作总抓手,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性。

南方日报: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取得了哪些亮点成绩?

王小彬:2021年珠海高新区抢抓“四区”叠加历史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

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创新发展更具活力。双招双引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年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70个、总投资额达40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219家通过认定,总数达580家;安联锐视、炬芯科技2家企业成功上市,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34家;“中国芯”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成功落户,全区首个商业综合体宝龙城顺利开业。

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改革发展更有定力。深珠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后环片区城市设计国际招标工作顺利完成,设立港澳青年专项扶持基金,新增港澳创新创业项目15个;“数字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10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8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315项政务服务事项对接用证实现“免证办”;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12类93项业务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

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城市发展更有潜力。全年民生支出29.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6%,新开办幼儿园、小学7所,新增学位5220个,新增1450套人才住房,获评“广东省健康促进区”;投入1800万元完成“民生微实事”项目367个;动工建设东岸留诗山城市更新项目,旧村改造实现“零”的突破;投入6500万元实施社区“微改造”,建设首批城乡社区“1+1+N”综合服务平台,举办社会治理服务项目创投大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南方日报:珠海高新区将如何发挥优势继续加快高质量发展?

王小彬: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是:蓝图可期、金句频出、亮点多多。新的一年,珠海高新区要从六大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重点围绕建设珠海未来科技城这一中心任务,自觉扛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使命担当。接下来,高新区将开展后环片区城市控规的研究、成立领导小组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建设、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在部分工业园区和楼宇里先行先试建立“迷你版”未来科技城等措施加快落实中心任务。

二是紧扣国家高新区“又高又新”发展这“两大要求”,着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珠江口西岸创新资源最丰富、创新活力最强劲、创新产业最集聚的创新高地,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

三是打好深珠合作示范区建设、唐家古镇文化、辖区高校资源这“三张王牌”,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推动唐家文化焕发新活力新光彩。在高校资源这一块,我们要充分发挥调动辖区范围内7万师生的聪明才智,实现高校高企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四是精准实施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和产业人才这“四个倍增”计划,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吸聚创新人才,提升能级量级,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五是全力推进产业培育、人才强区、创新驱动、园区提升和城市提质这“五大工程”建设。在产业培育方面,我们将以更优服务让存量企业做强做大,通过大抓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增量,目前珠海高新区已经形成了“4+3”的招商引资格局。接下来,我们还将以150万年薪、面向全社会高薪聘请招商专员,多措并举推动优质项目快速聚集。

在人才强区方面,《珠海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2022-2024年)》目前已经出台,我们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六个领域、36项具体工作,将高新区打造成为一个人才和青年获得感更强、吸引力更强的未来科技城。

在创新驱动方面,珠海高新区将在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等领域进一步发力;在园区提升方面,珠海高新区将安排30亿元全面提升园区配套。在城市提质方面,珠海高新区要“补短板、强弱项”。

其中,“补短板”是加快提升辖区教育和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打造标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目前,珠海高新区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展开合作,3年内让高新区人民医院医生得到全方位培训,以此来快速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六是全面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制度创新、资金基金支撑、产业土地供给、营商环境打造和干部队伍建设这“六大保障”,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

最后,我想引用报告中的一句话来总结,叫做“节奏要加快,未来更精彩”,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加快节奏、提高效率,让珠海高新区发展得更好,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记者】黄鹤林

【摄影】钱文攀

【剪辑】刘梓欣

【海报】蔡如意

点击下方图片,关注2022年珠海两会↓↓↓



编辑 文秋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