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林倩梅 1月12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春节期间留杭省外员工“送温暖”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2年春节期间留杭优惠政策,包括电子消费券、留杭大礼包、文旅惠民、通讯优惠等政策,旨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稳住就业岗位、关心关爱留杭员工。
据介绍,今年春节期间,杭州市总工会将设立200万元提供错时返岗车票补贴名额10000个,安排30万元为2000名不能回乡团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份可免费快递到家的爱心年货,安排40万元为20000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春节暖心福袋,安排40万元组织1000名春节期间坚守岗位职工开展“美丽杭州一日游”疗休养活动。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发散,经济发展“稳”字当头背景下,除了杭州外,浙江宁波、温州、绍兴等地相继发布春节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留工稳岗。
杭州送上“稳岗”大礼包
记者了解到,此次留杭优惠政策针对春节期间(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留杭,并满足申领条件的非浙江户籍务工人员,按两种形式发放电子消费券:(一)抵扣券。按每人500元一次性发放。每人发放20张,每张面额25元,消费每满50元抵用一张。2022年2月14日24:00前使用完所有抵扣券,有资格参加抽奖活动。(二)现金券。以领红包形式发放,面额为5元至500元不等。春节期间连续发放7天(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每人每天可领一次。
另外,杭州市总工会还专门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慰问工会建档困难职工家庭,部分困难劳模(先进)、困难工会工作者、边缘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因临时遭受大病及意外事故未建档的),以及部分特殊行业一线职工等五类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去年的现金补贴,今年的留杭补贴将以消费券形式发放。
而在1月上旬,杭州市发改委曾就《杭州市关于春节外省务工人员留杭补助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361条,其中大概有200条意见集中在“希望仍按去年发现金补贴”。
对此,杭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骏表示,今年之所以调整为发放电子消费券,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希望通过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风险,鼓励外地员工留杭过年。二是要想方设法稳住实体经济。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主体经营压力加大,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住就业岗位,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将发放方式调整为消费券发放。三是消费券抵扣额达到50%,能有效减轻留杭人员春节期间的消费负担。
浙江多地倡议就地过年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剧蔓延,国内发散病例持续不断。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年复工复产工作,浙江多地推出春节“大礼包”,倡议就地过年。
比如,2021年12月14日,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企业留工优工促生产的通知》,提出对2022年1月26日至2月10日期间在宁波市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服务业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重大项目施工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工作,且2021年12月在甬缴纳社会保险的非宁波市户籍员工给予专项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每人最高不超过500元。
2021年12月30日,温州发布《温州市支持企业留员工稳岗位促生产全力抓好“开门红”的十条措施》,提出支持企业采取适当发放留岗补贴等方式,吸引外地员工留温过年,对于企业留温过年员工人数50人以上的、100人以上的,分别给予企业5万元、10万元留岗补助。
绍兴市于近日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意见》。政策规定,绍兴鼓励企业员工留绍过年,将给春节留岗员工发放留岗红包。企业员工留岗红包标准500-1000元,由企业代为申报。
义乌市则明确,春节期间,全市所有停车场免收停车费、市内公交车免费乘坐、A级景区免门票开放。非金华户籍留义乌人员可申领每人300元普惠消费券,在义乌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金华户籍留义乌人员可再申领每人500元定向消费券,消费券可在春节期间核销使用。
就地过年对节后复工究竟有何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就地过年将有效缓解以往春节后制造业常常出现的用工荒、招工难问题,促进返岗率提升,节后开工时间大幅提前。
以2021年的情况为例。2021年春节期间,为鼓励“就地过年”,浙江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保障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末省外在浙务工人员2159万,其中有1100多万人2021年春节留浙过年,人数超过一半,留浙比例较往年上升近40个百分点。共82.6%的规上工业企业享受了留员工稳生产补贴政策。受此影响,浙江约4%的规上工业企业春节期间继续生产,开工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达76.5%,比2019年提高17.3个百分点。2021年元宵节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的比例达到90%,比2019年提高了7.9%。
根据以往经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省外员工的顺利返岗复工已成为夺取经济开门红的重要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较多的地区而言,就地过年有利于企业复工复产,对于节后地方经济增长势必会产生正向作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