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还有23天,北京冬奥会将盛大开幕。从2008年到2022年,伴随着北京奥运的洗礼,体育逐渐融入国民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享受着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和活力。
东莞是名副其实的“运动之城”。近年来,随着苏迪曼杯、东莞国际马拉松、篮球世界杯等顶级赛事相继举办,以及市民运动会和各类民间体育运动摘金夺银、热火朝天,体育已成为东莞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东莞的另一张城市名片。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东莞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大力实施学校体育“课程提升、阳光体育、质量监测、体育强师、设施达标”五大工程,奋力打造学校品质体育。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表示,要在落实“双减”上创新创优,助推东莞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
1月15日,东莞市中学生篮球比赛高中篮球冠军联赛总决赛即将打响。这项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的校园体育品牌赛事,旨在推动篮球运动在东莞中小学更广泛地开展,提振和展示东莞学子良好的精气神,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引导鼓励各学校打造体育特色品牌,也是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学有优教”的实际举措。
值此之际,南方+推出教育观察特别策划,梳理东莞近年来打造学校品质体育的主要做法、经验及成效,首篇聚焦学校体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到,加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健全评价与监测结果应用机制,稳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事实上,对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东莞起步并不晚。东莞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周少波介绍,自2015年起,东莞以“高标准、严要求,小步子、不停步”的工作思路渐进式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品质提升,并逐步将相关工作纳入党政教育履职考核和常规教育督导评价工作中。
“当时,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竞赛和条件保障等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搭建,虽然在课程教学、课外锻炼、体育竞赛、体质健康等方面取得一些实质性突破,但基础依然薄弱,碎片化、片面化、功利化等背离学校体育教育本质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以至于教育质量难言持续高水平发展。”周少波坦言。
要从根源上改变这一问题,就要立好评价这根“指挥棒”,大力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周少波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解决区域、学校和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把着力点聚焦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规范办学上,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对此,东莞强化政府主导,全面实施党政教育履职考核。其中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并同步推进,先后印发《东莞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 年)》《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并建立健全由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学校品质体育大格局。
与此同时,将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测试评价等纳入各园区、镇(街)政府教育履职考核;将学校体育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国标》和《国测》成效、学校体育条件保障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与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校长绩效考核相结合。
据了解,在2018年和2020年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中,东莞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在全省地级市位列第一。
在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的过程中,东莞还有许多实践亮点。在强化学校教育质量上,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推动建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联动机制,健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和体育社团活动等途径,确保了教学改革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在完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面,一是健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日常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二是持续推推进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并逐步提高考试分值;三是实施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过程性评价(运动参与+《国标》)+终结性评价(体能+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不合格不允许毕业,将学生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如实计入。
此外,逐步完善教师岗位评价。强化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每三年举办一届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着力培养一批体育骨干教师和体育名师等学科带头人。截至目前,共培养市级以上师工作室主持人9人、学科带头人47人、教学能手共240人。
“我们始终坚持把‘育人’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中心目标,全面挖掘和补齐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保持改革行动的科学性、规范性、衔接性、发展性。”周少波表示。
去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一批17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东莞市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入选。“广东教育”指出,东莞市坚持以评价为导向,克服基础差、底子薄等发展障碍,基本补齐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短板和不足,逐步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的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为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提供“东莞经验”。
预告
去年11月以来,东莞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中学生篮球比赛初中、高中组的比赛,其中高中组还组织高水平运动队学校、中学生篮球赛普高组前两名、中职组前两名队伍共8支球队举办了冠军联赛,男子组冠军联赛已决出进入总决赛的两支队伍:东莞四中和光明中学。
1月15日16时,2021年东莞市高中篮球冠军联赛总决赛将在东莞银行篮球中心正式开打,光明中学和东莞四中上演巅峰对决。南方+全程视频直播,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观看:
【记者】林群贤 黄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