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打造“中国李乡 山水双合”旅游品牌
规划建设羊角镇北环路
做大做强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人大代表、委员们都有哪些好建议?
一起来看看~
市人大代表邱艳:倾听百姓声音 推动民生实事
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心外三科副护士长邱艳,今年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茂名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这是群众对我的信任,我深深感受到了肩上责任和使命重大。”她表示,作为代表要俯身倾听老百姓最真实的声音,代表老百姓发声,让党和政府真切地倾听到百姓之声。
“因为我是来自医疗卫生行业的代表,我更关注百姓的安全与健康方面的内容。”邱艳说道,听取市政府工作报告后,她深入了解到茂名社会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其中,在过去的2021年,茂名举全市之力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新增近160万人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多年前,我了解到很多农村百姓都是以井水和山上引下来的水作为日常主要水源饮用。这些水源没有通过定期检测,老百姓的健康难以得到保障。但近年来,茂名市着力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作,让许多农村百姓都能够喝上了安全健康的的自来水。”她不由感慨道,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这真的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做的实在事、大好事。
邱艳还提到,作为医疗卫生系统的从业人员,她曾多次参加市内、市外的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目前也较为关注公共卫生的社会民生领域情况。“新冠疫情发生后,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她看来,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复杂,全市仍然要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因此,她有计划围绕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系统工作,对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与配置体系的内容提出建议,让防控措施更规范、有效落实,助推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关系到人民的事就没有小事。”在谈及今后如何履职落实好代表职责时,邱艳表示将不负群众的殷切期待,深入学习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常思代表之责、常练履职之功、常怀为民之心,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好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市人大代表邱薪:致力打造“中国李乡 山水双合”旅游品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鼓舞人心,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五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既善于总结又精心谋划,对未来五年作了科学、全面的规划及部署。”市人大代表,信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邱薪接受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他对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以及落实会议关于“聚力强‘三农’、促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
邱薪表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资金投入大、任务艰巨繁重的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往往遇到选址难、群众不配合和居民居住分散等困难,特别是信宜山区,户与户之间相隔远,辅设管道费用大。”邱薪建议,解决困难需要多方筹措资金,而且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机械一体化设施或人工湿地、生态池等办法予以解决。此外,还要解决运营维护问题,逐步推行市场化运作。
作为一名来自农业农村系统的代表,邱薪表示会认真领会贯彻这次会议关于“聚力强‘三农’、促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精神。除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外,还将切实抓好粮食安全、产业振兴、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以及打造乡村示范样板。充分利用云茂高速开通、三华李产业及自然生态优势,致力打造“中国李乡山水双合”旅游品牌,最终形成东连平塘镇马安竹海,西接白石镇三华李主题公园,南延镇隆窦州古城,“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市人大代表李家超:建议规划建设羊角镇北环路
“政府工作报告很好地回顾了本届政府任期五年所取得的成就,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较好完成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聆听报告之后,我认为报告以数字说话,体现了市政府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干成了一批大事难事要事,为茂名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人大代表李家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基层代表,他会把本次大会精神传达到基层村委会,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李家超长期在茂南区羊角镇基层工作,对羊角镇圩街交通环境有深刻了解。随着城市的发展,茂南区羊角镇逐渐并入我市市区扩张版图。羊角镇圩由于历史原因,沿牛化路形成一条长形的狭窄圩街。特别是圩街路段旁的S372省道升级为G325国道和交叉而过的黄羊路车流量极大,造成牛化路圩街路段交通堵塞,且泥头车、混凝土泵车、大货车过往密集,存在较大的尾气污染和交通安全隐患。李家超认为,现有的牛化路圩街路段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急需迁移改线通行,或者重新规划建设道路疏导车辆,才能改善羊角圩街环境。
对此,李家超建议规划建设羊角镇北环路,路段起点建议设于羊角镇东北侧,与东环线相接,与S281线(原X634线)十字型平面相交,途经Y981线、木铺、柏屋、西埇大道、路边园南侧、电茂干渠。终点在电茂干渠东南侧与G359线T型平面相交,位于羊角镇西北侧,长约4公里。该规划路线经过柏屋村委会陂头村、三步坎村、柏屋村,竹营村委会玉树村、罗江村,来龙村委会公山村、石村板、白贝岭村、冷水坑村、上西埇村村,山和村委会路边园村、深水田村,该道路建成后不但将羊角北片区人流引导从圩镇北面通过,还可以分流从电白林头经G325国道和从电白霞洞经X634县道,甚至从高州过来的车辆和人流,对羊角镇圩街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市政协委员黄钟发建议:预防农村老年人保健品欺诈
老年人保健品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市政协委员黄钟发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弱点,诱导他们“吃亏上当”,使他们在蒙受经济损失的同时受到精神伤害,特别是农村老年人。
黄钟发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打重罚。要明确监管职责,减少“擦边球”行为,加强各部门间联合执法,常态化监管,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制定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保健品防诈骗公益事业,形成群防群治。
要完善基层服务,提升防骗能力。通过媒体、学校、村委会、公共场所等,以栏目说法、防诈骗公益短信、举办保健健康讲座、张贴海报、警示牌、流动大喇叭等方式加大公益宣传力度;要积极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体系,完善医疗、养老保险等制度;乡镇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黄钟发还提出,应引导老年人的子女不仅从物质上赡养老年人,更要从精神上关心老年人,经常和老人交流沟通,了解老年人思想动态,弥补老人情感缺失和心理需求,对涉老违法犯罪早发现、早预防。
致公党茂名市委员会建议:做大做强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茂名市于2018年1月出台了《茂名市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茂府办2号),计划到2025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50%以上,使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做大做强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致公党茂名市委员会提出建议:
一是抢抓发展机遇,做大做强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我市建筑行业有着优厚的产业基础,有大量的建筑行业人才和产业劳动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市建筑业是良好的发展机遇。要借助电白区打造建筑业总部基地的契机,做大做强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提升我市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广东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进一步擦亮“中国建筑之乡”这块金字招牌。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装配式建筑业的扶持力度。装配式建筑发展需要政府配套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以土地供应为抓手,在项目立项审批、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环保、消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强化监督与指导,确保目标任务实现。
三是健全标准规范,大力提升装配式建筑水平。要强化技术引领,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需要的设计、生产、施工、检测、验收、维护等技术规范标准。要示范引领带动,在政府投资或主导的文化、教育、卫健、体育、福利康养等公益性建筑,打造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要模块化标准化,注重信息化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支撑,鼓励构配件生产企业建立构配件模块化生产平台,形成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不断提高构配件品质。
四是发挥茂名优势,加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茂名建筑行业基础雄厚,建筑企业数量众多,应鼓励支持我市各高校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推动地区装配式建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高技能技术工人转型,加快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和沛蓉 池榕 邓晖晖 张丁文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杨永新
来源:茂名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