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滨海湾新区四级调研员凌志稳首次当选为政协委员,”内心挺激动的,感受到迈入‘双万’新起点的东莞更务实了,更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非常激励人心。”
第一年履职,凌志稳提交了一份《关于擦亮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提案,提出要充分开发利用虎门销烟等系列近代史遗址,将历史资源与文旅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科技充分融合,打造文化地标,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名气和形象,并以此推动港澳青年爱国教育的发展。
提及未来五年的履职思路,凌志稳表示,他将结合自身工作,重点关注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发展,滨海湾片区和滨海湾新区在产业、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区镇融合等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优势,助力滨海湾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聚焦中国近代史开篇地
关注历史资源开发
近年来,凌志稳持续关注东莞历史资源开发和爱国主义教育。去年,凌志稳联合其他民革党员曾提交给民革东莞市委会一份《关于充分利用东莞市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高地的建议》提案,该提案还被评为2021年度优秀提案。今年,凌志稳将目光从全市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聚焦到位于珠江口的虎门销烟历史遗址。
虎门销烟历史遗址不仅是东莞的重要门户,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张重要历史名片。经过深入调研,凌志稳发现,虎门销烟历史遗址的开发利用存在资源空间分布零散、观光方式传统单一、历史资源利用不够充分、顶层规划设计欠缺等问题。“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但其遗址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高、开发利用率低,这是非常可惜的。”
在本次提案中,凌志稳认为应该多个方面入手,开发利用好虎门销烟等系列近代史遗址,进一步擦亮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科技+文旅”,历史遗址焕发新活力
虎门与南沙的炮台遗址,包含了大大小小13处炮台,分布在珠江口虎门水道航线两侧,受水体分割、文物保护、军事用地的制约,浏览联通性较差,穗莞两地在遗址开发上也欠缺统筹规划。因此,凌志稳建议,由省委宣传部主持编制总体规划,穗莞两市编制建设保护规划,加强协作,确定各自功能定位,形成差异化发展和功能互补。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创新融合文化与旅游,让虎门销烟等历史遗址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目前,虎门炮台遗址公园无法做到全部地区开放,各炮台距离又相对较远,传统的历史文化观光方式吸引力不足,游客参观体验感较差,历史资源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提案建议,要分别结合穗莞两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事件,打造不同主题的展示空间和观光路线,串联分散的历史遗迹。
同时,还可借助现代技术建立各遗址的三维数字模型,以AR、VR、MR全息投影还原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现场,让国内外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互动中,接受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熏陶,深切感受中国近代史的壮阔与沧桑。
另一方面,凌志稳表示,随着滨海湾新区“一廊三绿心三水系”城市规划的推进,可以借助威远岛森林公园和滨海景观活力长廊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打造水陆历史长廊,形成兼具生态自然和人文气息的区域性城市景观,让历史遗址“活”起来。
依托遗址,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虎门销烟等系列遗址的深化开发,不仅能带动城市文旅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港澳青年及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凌志稳表示。
提案建议,依托历史遗址、森林公园、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和文创街区等要素,举办形式多样的青年交流活动,吸引港澳青年及海外青年华人到内地参观交流创业,亲身感受中国的变化与发展,激发他们的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
为加快落实重点提升项目,凌志稳建议,近期,推动市里重点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区,通过对虎门销烟、海战博物馆、沙角炮台三大遗址片区现状展示内容及展示方式更新,开展“过去+现在+未来”三位一体、“观光+体验+休闲”三维互动的立体式爱国主义教育。远期,省里统筹,以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为核心,联动香港、澳门、深圳、中山、珠江、江门等湾区城市的海防遗址资源,共同申报以海防文化为核心的环珠江口国家文化公园。
【撰文】吴碧彤 郭文君
【通讯员】滨海湾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