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不少人的脑袋瓜子被冷冽的西北风吹得“头痛欲裂”。一遇到这情况,百姓总习惯将天麻和鱼头一起炖汤,给患有头晕头痛的病人喝,以期待缓解头晕头痛等不适,其中究竟蕴藏着怎么样的医学道理呢?
天麻,又称定风草根、白龙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誉称为“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主要产于湖北、四川、云南等,有“川天麻”“云天麻”“汉中天麻”等之分,其中以四川的最为盛名,多在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
定风草的由来
有传说言:古时候四川大宁河的深处有一个村子,流行一种头痛欲裂,甚则四肢抽搐、半身瘫痪的怪病,一名为天生的男子往某座山上寻神医求治,结果刚登顶他也发病了。神医医治好他,留下一种药材后就消失了。天生回村熬给乡亲们喝,其他人的病也逐渐痊愈,剩余的药被繁殖下来。乡亲们觉得这种专治头晕目眩、半身麻痹瘫痪的药材,乃天赐之物,就把它叫做天麻。
天麻的功效主治
天麻,性平,味甘,归肝经,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中风手足不遂,风湿痹痛。
息风止痉
天麻善于息风止痉,对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疗效良好。天麻多与羚羊角、钩藤、全蝎等配伍,治疗小儿急惊风;与人参、白术、白僵蚕等相搭,可补脾益气息风,用于治疗小儿脾虚慢惊风;配以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等,则可治疗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
平抑肝阳
因能息肝风、平肝阳,天麻又为止眩晕、定头痛之要药。天麻常与钩藤、石决明、牛膝等合用,如天麻钩藤汤,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与半夏、白术、茯苓等配伍时,则组成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善治风痰上扰之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祛风通络
天麻不仅可祛内外之风,还能通经络。天麻丸中,其与川芎、全蝎等同用,治疗风中经络之手足不遂、肢体麻木、痉挛抽搐等;对于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则常和秦艽、羌活、桑枝等祛湿药一起应用。
真伪鉴别
天麻价格昂贵,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大,一些不良商贩为谋暴利,以假充真,如拿如紫茉莉、大理菊、马铃薯或其他制品来冒充天麻出售。因此,也有了鉴别天麻真伪的常用口诀:“上有鹦哥嘴,下有肚脐眼;外环干姜皮,折断松香面”。
正品的天麻,呈椭圆形略扁,块茎干燥,一端有残留的茎基或红棕色的枯芽(习称鹦哥嘴),另一端有圆肚脐形痕(习称凹肚脐);表皮呈淡黄色或棕黄色,有点状突起形成的横状环纹(像干姜之皮);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类似松香。其中,冬天麻为质地坚硬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质佳;春天麻则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质较冬天麻稍差。
推荐药膳——天麻鱼头汤
材料:鳙鱼(雄鱼、大头鱼)头半个,天麻15克,川芎5克,白芷5克,生姜适量。(1人份)
做法:
1、用清水洗净大鱼头,先除去鱼鳃内污物并切为两边,药材洗净沥干水备用。
2、烧红锅,加入油,爆香姜片,放少许酒,倒入鱼头,封煎去除鱼腥,约1~2分钟后取出,放在吸油纸上,吸去多余油分待用。
3、注入清水于炖盅内,先放鱼头于盅底,之后放入天麻等药材,隔水炖至水沸时,改用中至慢火,炖两至三小时,再放入适量盐便成。
功效:祛头风,止头痛
适合人群:经常头痛,遇风寒可加重,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
天麻鱼头汤是一道广东的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鱼头肉质细嫩,除了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1之外,它还含有卵磷脂,可增强记忆、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人变得更聪明;鱼头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它对人脑的发育尤为重要,可使大脑细胞异常活跃,常吃鱼头不仅可以健脑,还可延缓脑力衰退;鱼鳃下的肉呈透明的胶状,富含胶原蛋白,能增强身体活力,修补人体细胞组织。毛泽东非常喜欢吃鱼头,他曾经调侃:"吃大头鱼一定会使人大脑发达,越来越聪明"。中医学认为鱼头具有以形补形的作用,同时还是一味引经药;天麻善祛风通络;川芎上行祛风止痛、专治头胸诸疾;白芷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几者搭配煲汤,祛头风,止头痛,适合经常头痛,遇风寒可加重者食用。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
黄穗平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180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广东省中医院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
周三晚上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供稿:黄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梁氏流派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刘文婷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