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特色产业、会展业、美食与旅游等话题备受政协委员关注

汕头发布
+订阅

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在市“两会”上,来自不同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们个个有备而来,彰显出履职为民的温情和参政议政的热情。连日来,中医药特色产业、会展业、美食与旅游等话题备受关注,成为会上热议的重点,委员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高“言”值真知灼见。会场外的职能部门等也紧跟“两会”节奏,纷纷就此发声建言。

推动中医药产业蓄势发展

政协委员支招: 打造全链条大健康产业体系

潮汕地区有着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医流派,市民群众对于中医康养治疗有着较为强烈的认同,这为中医药在我市的传承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当前,在我市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背景下,有委员建议,应推动汕头中医药及相关产业蓄势发展,打造涵盖中医药研发、中医医疗器械制造、中医特色诊疗、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医养康疗服务的全链条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

“我认为要支持我市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中医药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临床研究基地等建设,还可以依托5G技术、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中医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中医药产业集群。”市政协委员黄东瑾表示,要通过筑牢产业基础,来推动中医大健康产业发展。

潮汕地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黄东瑾由此建议,规划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或展馆,向市民群众免费开放,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宣传。与此同时,结合科普基地建设,开展中医药文献的系统性整理,将大量散落民间的具有潮汕特色的单方、验方及传统炮制技术、潮汕特有的青草水文化等进行挖掘、收集、归类和整理,加强潮汕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先赋予的这一宝贵财富。

相关部门、企业热议:

打造粤东区域医疗高地

“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市委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的部署,认真采纳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在以下几方面整体规划、全面推动汕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让群众获得全生命周期、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市卫生健康局(市中医药局)中医药管理科科长文衍斌告诉记者,下来,将重点推进市中医院全国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以名科、名医、名药带动医院发展,打造粤东区域医疗高地;实施中医药治未病、中医康复和基层中医药服务三个能力提升工程,拓展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搭建中医药文化推广和交流平台,实施健康中国中医药专项行动,依托市中医医院建设潮汕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中医药科普基地,在全市各级中医院和基层中医馆建设中医药宣传栏,开展中医药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同时,打造产学研转化平台。积极扶持中医药产业和出口基地建设,支持中医院和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构建中医药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开发院内制剂和经典名方。

据了解,两年来,我市以提升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水平、建设区域中医医疗高地为目标,全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以太安堂药业、广东汇群中药饮片、万年青、美宝等名优中药企为龙头的中医药优势产业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广东万年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陈秀燕表示,万年青作为一家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中成药本土企业,为促进汕头中医药特色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在汕头将加大在中医药研发及中医药生产基地方面的投入,其中,新增中医药的研发投入约1亿元,主要投入方向是药物研发和技术创新,同时还准备新建研发中心。其中,新增中医药生产基地的扩建投入约2.25亿元,扩建约4万平方米的中成药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补充目前产能不足,满足市场营销需求。

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上市企业。据公司副总经理谢成松介绍,太安堂已率先在汕头市金平区设立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定期开展中小学生研学、中医药历史文化传播服务等工作,并与域内知名院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建立起教学实践基地,谢成松表示,未来,公司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弘扬中医药国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号召,在市委市政府“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政策指引下,围绕大健康产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积极开展潮汕特色中草药的质量技术标准研究,推进特色中草药物种的种植技术研究和保护工作,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大力发展专业展会

政协委员支招: 结合特色产业推动专业展会发展

作为现代服务产业的重要支柱,会展业被称“三大无烟产业”。市“两会”上,不少委员认为,结合我市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特色传统产业来推动会展业蓬勃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内外贸相结合、货物服务贸易相结合,服务本地企业,持续做大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市政协委员赖奕钦认为,我市会展业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由市政府牵头布局,围绕我市产业举办专业展会。

“可以根据市级和区县级的不同特色优势,来打造不同的展会。”赖奕钦指出,市级可立足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城市发展定位和纺织服装、玩具创意2个特色传统产业的资源基础,重点打造、培育有影响力的“汕头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展”和“汕头国际玩具创意产业展”品牌会展活动,不断扩大展会规模,增强产业品牌,争取培育为汕头特色名牌展会。各区县政府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展馆,举办化工塑料、印刷包装、美食等特色展会,推动会展与产业融合发展。“以潮汕美食会展为例,我们还可在其他展会开办期间同时举办,实现‘来一次汕头,参加两个展’。”赖奕钦进一步提出,未来,我市会展业还可以在交通枢纽中心如汕头南站处建设新的展馆,同时充分利用潮博馆、亚青会的比赛场馆,赋予展览展示的功能,为本地会展业提供新的展馆。

相关部门回应:

高标准谋划专业展览

“非常感谢委员的建议,委员提出的《关于扶持壮大会展业 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我市提出的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 产业强市’之路是非常契合的,也是服务‘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的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接下来,我们也会结合这个提案来推动汕头会展业高质量的发展。”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科长陈晓表示,为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商务局已就我市会展业发展进行深调研,并形成了初步的调研报告报市政府。主要设想包括,第一是建议市政府高标准规划建设新的会展中心。第二是利用目前现有的会展场地,高标准谋划专业展览服务“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同时也吸引粤东地区各行各业来汕头办展,目前已经谋划了二十多个专业展览服务粤东地区产业。第三是继续组团参加“广交会”“粤贸全球”“粤贸全国”等国家、省级的展会,“借船出海”培育我市的展览主体,服务汕头产业。第四是在目前的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推荐澄海宏腾玩具展厅的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展览,更好地服务我市纺织服装、玩具创意“两特”产业。

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政协委员支招: 推动汕头美食与旅游业态有机融合

汕头素有美食之城的美誉,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汕头享受美食之旅。这些“家乡的味道”,不仅是汕头本地人最崇仰的“精神”食粮,同时也是漂泊在海内外几千万华侨最想念的美好记忆。食作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首要元素,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有委员认为,在我市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当下,推动汕头美食与旅游业态有机融合,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挖掘‘老字号’故事,打造沉浸式美食旅游消费体验。”市政协委员纪汉裕表示,老妈宫粽球、飘香小食店、爱西干面、仁和月饼、老潮兴粿品等品牌生于汕头,长于汕头,发展到如今的“老字号”,并广为海内外潮人所接受,说明产品的口感以及产品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乡土情感已根植于潮汕人群体。他建议,挖掘“老字号”背后的城市记忆、发展故事,推动建设汕头市食品“老字号”文化博览馆,配套建设沉浸式美食旅游体验场馆、街区,让体验场馆(街区)美食成为留得住海内外潮人乡愁的旅游“纪念品”。

纪汉裕还建议,要结合潮、侨、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实施个性化定制,并整合新媒体及OTA平台传播营销渠道,推动美食旅游目的地粉丝流量转化。结合城市特色文化IP,开发潮式休闲食品手信,通过科技创新做成长保质期产品,打造具有汕头地方风情的旅游文创伴手礼。推进“老字号”和知名美食店米其林餐厅认定,推出并及时更新官方《汕头美食指南》,针对华侨华人、海外侨胞实施特惠消费等。选取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珠江路美食街、“东部美食走廊”金鸿公路、东海岸美食广场等区域,打造走向世界的旅游美食地标。

相关部门回应:

打造潮汕美食街美食城

“委员提出的建议很中肯,我们将结合实际进行采纳并落实。汕头旅游资源其中一个亮点就是美食资源,近年来,我市一直重视发掘美食资源,把它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点来抓,打造汕头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陈耿楠表示,针对汕头美食资源比较分散的情况,我市将在小公园打造一条潮汕美食街、小吃街,目前项目加快建设中。同时,计划在城市东区建设一个集中各种潮汕美食名小吃、著名老字号的“高大上”美食城,把它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品尝美食、体验美食文化于一体的美食休闲区。计划建设市食品“老字号”文化博览馆,挖掘“老字号”故事,打造沉浸式美食旅游消费体验。

陈耿楠告诉记者,我市还积极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文化博览会以及专业美食展览会,大力宣传推介汕头美食,并与外地美食进行交流探讨,把它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以更高档次、更高水准办好汕头美食文化节,宣传推广汕头美食、潮汕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的美食文化节,进一步提升汕头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在宣传美食文化方面,联合有关单位正在编纂一部潮汕美食丛书,通过各级传统媒体、新媒体推出美食节目、专栏,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推广,重塑汕头美食文化形象。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