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禺有这么一位女画家,
30多年如一日用心挥毫创作不辍,
用情育人不辞辛苦,
用力传播中国画艺术乐在其中。
她让美留住青春,
她让美惠及大众,
她让美增色番禺,
她就是番禺本土女画家、
广东省社区艺术教育学会
美术书法研究会理事冯楚君。
女承父业 走专业创作之路
冯楚君的父亲是民间书画家冯伟煊,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给商店绘制广告画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番禺市桥最早开广告公司的那批广告人,在当时有一定的名气。冯楚君在6岁时曾跟父亲学过画画,那时她是在父亲的棍棒下逼着学的,很抗拒、很抵触。到父亲去世后,她才懂得学画是一个坚持不懈、努力克服无数困难的过程,随后在这漫长的几十年里,冯楚君寻访名师,勤练苦学,终于自成一格。
一次偶然的机会,冯楚君遇到国家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书画界大师级老师吴钊洪。吴钊洪乃冯楚君父亲生前好友,念其勤奋,并看在已故老友的份上,吴钊洪收冯楚君为弟子。
迄今为止,冯楚君已入师门20多年。在吴钊洪的悉心教授下,冯楚君亲其师而信其道,进步神速,并让画画成为自己永不言弃的事业。
在数十年绘画探索中, 冯楚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之路:
相对于吴钊洪的集大成者而言,冯楚君主攻国画牡丹,自言完全是女人爱美的天性使然,女人若花,而牡丹花作为百花之王更应值得女人们借鉴,要敢于活出生活的精彩,要勇于追求一种从内而外都美的境界。在她看来,发现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创造美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1999年,冯楚君的国画作品《春江图》曾参加国际女画家作品联展全球巡回展览。
2018年,其国画《牡丹》 入选风韵岭南中国书画暨摄影展。
主攻国画牡丹自成一格
冯楚君笔下的朵朵牡丹,寄托着她对女性朋友勇于追求美丽人生的最衷心祝福。她常以画寓意,美在其中。冯楚君在探索牡丹绘画之路中不断推陈出新,将北派风格融入南方的写意,使所画的花结构层次分明,顾盼生辉,在意中可见到笔触,极富感染力。
在去年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校庆期间,
冯楚君以客座讲师身份
应邀到该校挥毫创作。
冯楚君现场挥毫泼墨,
创作《牡丹倾国图》。
冯楚君国画牡丹代表作
在冯楚君眼里,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能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人民教师面前进行挥毫创作和献画,她感到荣幸。有艺友评价道:楚君擅写意牡丹,能工擅写,秀润怡情。花心紧凑,花瓣舒展,如嫦娥舒袖,虞姬舞剑,给人以潇洒、爽朗的健美之感。
在冯楚君笔耕砚田主攻国画牡丹的10多年时光里,她创作的大大小小的牡丹图达过千幅,冯楚君也被画友尊称为“番禺的牡丹画家”。
冯楚君国画牡丹代表作
举办师生国画展弘扬国粹
在笔耕不辍之余,冯楚君还开班授徒,她设立了“惠媛雅仕”,希望觅识到和她一样钟情牡丹国画的弟子。经过她的教导,在她的众多弟子中,不乏成绩优秀者。
少儿创意杯大赛获铜奖和银奖
学生小琦参加全国第六届和第七届少儿创意杯大赛分别获铜奖和银奖。
诗词大会诗情画意诗配画小学组一等奖
2021年底,冯楚君的学生李清珊在参加敏捷慈善杯“我爱诗词”番禺区中小学生第五届诗词大会诗情画意诗配画大赛中 ,其创作的国画作品《梅花》在8000多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得小学组一等奖。
多幅作品在番禺图书馆、番禺区文联文艺家活动中心展览
2017年,“画家冯楚君学生作品展”先后在番禺图书馆、番禺区文联文艺家活动中心举行。两场画展共展出200余幅作品,一幅幅学生的画作,手法多样,有花鸟画、山水画、儿童水粉画、卡通漫画等有力地推动了番禺区青少年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
冯楚君师生画展现场
在此次画展的三年前,冯楚君曾对学生表示:“你们好好努力创作,认真地画,只要你们有优秀的个人作品,总有一天,冯老师会专门为你们举办一个画展。”为了这个诺言,冯楚君多年来默默地培养着少儿和成人学生,启发学生们学工笔国画、写意国画、水墨画、动漫画、风景画、创意画。
在冯楚君看来,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学画画都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它是在培养修养、审美、品行、素质,让绘画者慢慢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感知世界的多彩,从而丰富阅历,成就自己的人生。
庚子年之春的疫情期间,冯楚君以纸笔为戎,用翰墨丹青描绘出一幅幅抗疫作品,向奋斗在前线的防疫工作者们致敬,冯楚君精心创作的《方舱雪梅》《白衣勇士》等中国画作品在网络抗疫作品展中深受好评。
画作《白衣勇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