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霍茂昌:将陈村区位优势转换为城市竞争力
1月7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1月8日会议期间,佛山市人大代表、顺德区陈村镇党委书记霍茂昌接受媒体采访,畅谈“轨道上的陈村”发展和新地铁的开通及配套。
近期,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标志着陈村正式从“公路时代”迈向“轨道时代”。未来,共计将有6条轨道交通、12个站点落子陈村,霍茂昌表示,陈村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轨促产增强城市承载力,以水为脉增强城市吸引力,以文兴旅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着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佛山争当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做出陈村贡献。
谈规划:
以轨促产,以水为脉,以文兴旅
南方+: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将进一步加强陈村与广州、佛山中心城区的互联互通,助推陈村加速融入大湾区。地铁2号线的开通,对于陈村意味着什么呢?
霍茂昌:佛山地铁2号线不仅是佛山首条连接广州南站的地铁,也是陈村的第一条地铁,标志着陈村正式从“公路时代”迈向“轨道时代”,这既是陈村建设发展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也是陈村全面加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开端。
佛山地铁2号线的开通,为陈村打造“轨道上的陈村”迈出新步伐,为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注入加速度,为加速广佛全域同城化增添新活力。
南方+:未来将有6条轨道、12个站点落子陈村,陈村将如何用好区位优势,加快推动陈村发展?
霍茂昌: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的美好蓝图,这坚定了陈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高水平打造“轨道上的陈村”的信心和决心,确实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佛山争当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做出陈村贡献。
一是以轨促产,增强城市承载力。依托四通八达的轨道路网,坚定实施“一城·一芯·三片区”发展战略,以大规划引领大发展,以大片区推动大建设。“一城”即陈村新城,“一芯”即三龙湾绿芯,“三片区”——包括北部的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启动区、西部的三龙湾潭洲国际创新城示范区、东部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转化示范区。“一城·一芯·三片区”未来皆有轨道贯穿,将致力打造创新人才和科技资源集聚、生活品质高端、商务功能完备的高品质产业新城。
二是以水为脉,增强城市吸引力。以水兴城提升城市品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为顺德治水的重要试点,陈村将以美岸、美城作为着力点,打造集生态生活文化于一体的高品质魅力城市,推动陈村成为城绿交融、城水交辉的岭南水乡示范标杆。
三是以文兴旅,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文化与旅游、商业、美食等业态相融合,将“千年花乡”“年桔之乡”“蒙学故里”“中华美食名镇”等特色文旅资源整合包装,并借力水生态文章串珠成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随着佛山地铁2号线开通,轨道上的陈村将书写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的新故事。图为石洲站。陈村镇宣办供图
谈配套:
建设新打卡点,全面打造“轨道出行最后一公里”
南方+:目前地铁2号线所经过的辖区内站点及对辐射范围内的区域有什么特色产业和景点?
霍茂昌:佛山地铁2号线途经陈村有4个站点,不仅是快捷便达的城市走廊,还是贯穿陈村东西的文旅产业带,沿线的产业、文化、生态等特色资源非常丰富:既有《三字经》作者区适子的故里登洲,也有朱熹后人的聚居地仙涌;既有展示岭南启蒙文化的三字经文化展览馆,也有传播理学文化的朱子文化陈列馆、岭南理学堂、三景校园红色教育展馆等文旅项目;既有3500多亩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花卉世界,也有近4000亩以种植年桔为主的美丽田园,还有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既可以体验启蒙礼、读《三字经》、听岭南理学讲座,领略“蒙学故里”的崇文气息,也可以赏花海、品花宴,领略“千年花乡”魅力。
随着地铁2号线的开通,今年陈村将重点依托花卉世界良好的生态基底,计划通过破墙透绿、完善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开放式的生态公共空间,将“大卖场”变为“大景区”、“大田园”变为“大公园”,同时以水为主导在花卉世界站打造年轻人的新“网红打卡点”,预计春节后将全面启动。
南方+:若有地铁到不了的村居,市民将如何出行换乘?
霍茂昌:依托地铁2号线开通的机遇,我们着力构建以轨道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慢行系统为补充的一体化衔接公共交通系统。我们会通过公交的线路站点班次的整合和这个调整,以便民为出发点,全面打造“轨道出行最后的一公里”。
南方+:请介绍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开通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开展情况
霍茂昌:广州地铁七号线西延顺德段是陈村的第2条地铁,设置陈村北站、陈村站、锦龙站和南涌站4个站点。目前4个站点的内装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特色文化的布置,预计春节后能全面完成。同时,周边社区的配套、环境的打造及绿化工作正在同步进行,预计春节前可完成。而公交站点的布局及接驳等工作陈村已提前做好准备,随时可投入使用。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蓝志凌
【拍摄】南方日报记者 刘明
【剪辑】梁彩敏
阅读更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