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之功效。常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古人赞誉它可“润肺气,止咳嗽”,并且无论是新久咳嗽、寒热咳嗽、或者是体弱咳嗽,皆可用它来缓解。
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本品甘润苦降,性平不偏,专入肺经。善润肺止咳,为治新久咳嗽之要药,最宜痨嗽及百日咳。善杀虫灭虱,为治头虱、体虱、蛲虫病之佳品。
李时珍在介绍百部的时候说到,百部“其根多者百十相连,如部伍然,故以百部名之”。而后在历代的医家著作中,大都是将其归为“止咳平喘”的良药之列。比如在唐代的《药性论》中说到,百部可解“肺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而在《滇南本草》中也说到,百部可“润肺,解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咳”。直到现代的中药研究中,依旧认为百部是一味极好的止咳平喘良药,且其优点还在于无论是针对于各种新久咳嗽、寒热咳嗽、肺燥咳嗽等,皆能起效。
百部的现代临床应用
1、治肺结核。辅助其他抗结核药,可配白芨、沙参、党参、川贝、栝萎、麦冬、杏仁等为丸,长期服食,对改善症状有一定帮助。
2、治百日咳。常配白前、川贝、沙参、紫菀等,水煎服,方如百部煎,又可用百日咳饮(此方在痉咳期疗效较显著)。以上两方可治小儿急性气管炎。
3、杀虫。乙醇浸液和水浸液对头虱、衣虱、阴虱、动物虱等有灭杀作用,乙醇浸液较水浸液作用强。又有毒杀椿象、天牛等多种农业害虫。50%的百部药液能灭杀鼠蛲虫。
4、治蛲虫病。用灌肠法给药,单用百部煎液,或配苦楝子根皮、乌梅等煎水(用50%煎液),每次约5-6汤匙作保留灌肠(晚上进行)连用2-4天,能加强内服药的驱虫效果。
5、抗菌。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6、外用灭虱和止痒。用百部粉(酒炒)或其煎液局部外敷。
7、抗病毒。动物实验证实其煎剂能降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对已感染的小鼠有治疗作用。此外,以堇色毛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百部主要含百部碱、原百部碱、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二去氢对叶百部碱、直立百部碱、百部碱、对叶百部螺碱、豆固醇、苯甲酸、胡萝卜苷、芝麻素等。现代药理试验结果表明,能抗病原微生物;抗寄生虫;镇咳、祛痰、平喘;具有弱的抑制中枢作用;有毒。
百部食疗方
1、百部酒
材料:百部100g、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药切薄片,略炒后与白酒同置于容器中,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服10~30ml,日服2次,或随量饮用。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肺结核、百日咳、气管炎等。
2、百部乌梅汤
材料:百部15g、乌梅30g、白糖适量。
制法:将百部和乌梅加适量清水煎煮,煎好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适量煮沸。
用法:趁热服,分2~3次服完,每日1剂,连用3~5日。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主治湿热型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黄稠、有异味,阴痒明显。
3、核桃百部蜂蜜茶
材料:核桃仁30g、百部15g、蜂蜜30g。
制法:①将核桃仁用沸水汆一下,去皮;百部洗净;②将百部、核桃仁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加入蜂蜜即成。核桃仁用沸水汆一下,疗效高,且不易卡喉。
功效:润肺止咳,治肺炎。
4、百部桑白茶
材料:绿茶5g、桑白皮5g、百部5g、白芍5g、冰糖10g。
制法:前4味加清水煎,取上清汁,放入冰糖,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百日咳,症见咳嗽,咳时面赤握拳,目珠红赤,眼泡水肿,涕泪交加,咳嗽夜间为甚,舌干燥,脉滑数。
使用禁忌:脾胃虚弱者慎服。脾胃有热者慎用。孕期、经期禁用。
END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