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深圳人的朋友圈被这张图刷屏了。
6个注意事项,百余字,针对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防控盲点,言简意赅,及时适用。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图。
1月6日,疫情还没有发生。罗湖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孙喜琢在罗湖的“防疫群”中提醒:疫情发生时,大规模核酸筛查时,人群聚集,有不少感染就发生在这个环节。事实上,这个问题已引起了业内不少人士的关注,孙喜琢转发了一个“核酸采样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的帖子,据说来自西安。
大家一看纷纷表示“很实用”,留存转发。
这个过程中,一位“有心人”还将其提炼成一份精简版“社区核酸采样温馨提醒”,也发到了群里。
6日晚、7日凌晨,疫情消息传来,启动应急机制,许多人度过了一个不眠夜。
7日上午,这份简写版“温馨提示”被罗湖医院集团护理部主任阎俊辉转发到了朋友圈。
笋岗街道公共服务办的刘家昌看到了,立马转发在街道工作群。
笋岗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王芳看到了刘家昌的转发,“提示的重点很清晰,非常适用,我就立刻发在朋友圈了。”
南方+记者看到王芳的转发,立马找到罗湖区疾控中心主任陈伟红求证,这份提示准确吗?陈伟红认为,基本没问题。
罗湖区卫生健康局二级调研员刘岭一直关注着疫情信息,此前,也在各个群转发过孙喜琢院长转发的提示帖。当刘岭看到王芳的朋友圈时,“经验教训”已经变成“温馨提示”。“ 我觉得这是‘好东西’,就立刻叫‘健康罗湖‘微信公众号编成了海报”。
很快,“健康罗湖”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海报版“温馨提示”。
一出现在朋友圈,海报就“火了”,转发,再转发,信息被层层传递。
信息的源头到底是谁,小南根据线索找到阎俊辉,得到的答案是“孙喜琢院长转的”。
小南继续联系孙喜琢,“这份提示简单明了,不是我编的。”他回复道。
截至7日下午4点,罗湖区已经采样324609人,目前已经出的结果全部是阴性。
这份”温馨提示“背后,是一群人对一个个细节的周全考虑,一位又一位“有心人”对“精准防控措施”的接力传递。
截至发稿前,那位第一时间提炼出深圳版温馨提示的“有心人”依然没有找到,但这份适用性很高的提示,凭实力“出圈”了。
【撰文】吕冰冰 祁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