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传统村落探访⑬ 连平县陂头镇夏田村:明朝开基立业民俗活动活跃制作工艺出众

南方+ 记者

夏田古村位于连平县陂头镇西部,距镇政府四五公里,呈条状分布,地处陂头河下游,土地平坦、肥沃,故称“夏田”(旧名“下田”)。该村三面环山,属喀斯特地貌,有“小桂林”之称。

鸟瞰夏田村三座围屋。  受访者供图

鸟瞰夏田村三座围屋。  受访者供图

夏田古村大部分建筑为清代建筑,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有围寨、祠堂、楼角、民居等,各种建筑形状风格各异,时代鲜明。夏田村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一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夏田村有不可移动文物6处,其中2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夏田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有“小桂林”之称的夏田村优美风光。受访者供图

有“小桂林”之称的夏田村优美风光。受访者供图

据夏田村谢氏族谱记载,谢枋得(与南宋文天祥同科中进士,当时著名诗人)五世孙谢复澈,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70年),从江西客游至如今连平县陂头镇,见此地山水秀丽,土地肥沃,便带儿子在如今的夏田村开基立业。谢氏族人后来开枝散叶,分别定居在周边各村,诸如陂头村、金中村、连光村、连星村、官岭村、李坑村、资溪村等,有的族人移居省内外。

夏田村谦吉楼瓦当雕饰。 受访者供图

夏田村谦吉楼瓦当雕饰。 受访者供图

如今夏田村常住人口约2830人,民俗活动非常活跃,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河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陂头猫头狮舞”,以及“陂头纸马舞”是该村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夏田村逢年过节或喜庆开张都必舞狮、舞马,以示祥瑞。

“陂头米粉传统制作工艺”“客家酿酒工艺”等河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出自夏田村,如今夏田村还有80多户人家制作深受消费者喜欢的“陂头米粉”。

延伸阅读一

谦吉楼是连平现存独有九角楼

夏田村谦吉楼。受访者供图

夏田村谦吉楼。受访者供图

夏田村谦吉楼始建于清末,坐北朝南,为二进一围九角楼方形围屋。总面阔44米,总进深36米,建筑占地面积1584平方米,平面呈近方形。正面设有三门四角楼,中门直通厅堂,侧门通往围屋。外围和内围分别设有高三层的角楼共九个。外墙由砂、石、石灰夯筑,设有瞭望孔和射击孔。外围大门呈凹肚式,外拱内方,石门框。门额嵌有阴刻行书“谦吉楼”三字。门前有宽阔的坪地和半月形池塘。

谦吉楼是连平县现存唯一较完整的九角楼,对研究客家围屋建筑有较高价值。2011年被河源市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二

松秀围仅开西门作大门

夏田村松秀围。受访者供图

夏田村松秀围。受访者供图

夏田村松秀围又称华琼楼,为三进一围四角楼方形围屋,坐北朝南,总面阔57米,总进深55米,建筑占地面积约3135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外围墙体用砂、石、石灰等夯筑,厚0.8米,设有瞭望孔和射击孔。外围楼房高两层,角楼高三层,全围只开西门作大门,围前有地坪及半月形池塘。2010年被连平县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媒体记者】蒋才虎

【通讯员】刘梦莎 袁艺

编辑 梁甘堂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