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大众蔬菜科技种植基地里,简易大棚与大田被成行成垄娇嫩翠绿的红薯苗覆盖,整个基地像被披上了深绿色的地毯,在万物肃杀的冬日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两位来自莞城某小区的美女团主正与工人们一起,在大棚内躬身采摘红薯苗。“陆生没空送货给我们,小区的邻居特别喜欢吃这种红薯苗,我们只好自己开车过来摘菜带回去。”美女团主乐呵呵地说。
陆生是基地的负责人,今年夏季,该基地种植了一批番茄,由于天气干燥炎热,番茄成果困难导致基地歉收亏损。下半年,陆生把种植品种换成了一种相对简单易种的食用红薯苗——鄂薯1号。此款薯苗菜味浓、口感好备受市场追捧。也正是它帮助基地在下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这让陆生感到很是欣慰。“这种红薯苗大概种植一个多月就能采收上市,尝过的市民都说好吃,很受欢迎。”
陆生透露,“鄂薯1号”种植方式较简单,比其它蔬菜品种更容易打理,但要做到口感好受欢迎,种植环节把好品质是关键。“我们种植红薯苗前用足量的花生麸与豆渣等有机肥做底肥,后期根据生长态势适当补充复合肥,采摘出品只留三叶,吃最嫩的部分。洗净可直接入锅生炒,口感粉绵、入口即化,大家都喜欢吃,所以很好卖。”
为了方便市民采购,陆生在洪梅中心市场、洪屋涡市场以及邻近的厚街镇某农贸市场分别设置了固定的红薯苗分销点。“市场档口的薯苗每斤售价5元,有点小贵但很好销,平均每天稳定销量300-400斤,现在冬季产量供不应求。”除了档口营销,陆生还与社区团购签订购销合约。最近红薯苗供应量紧俏,不少社区团主自行来基地采摘带货。
据了解,“鄂薯1号”由陆生家人于2016年从老家湖北引进试种,起初,只在基地大田里小面积试种,作为基地蔬菜品种多样化的补充。今年8月份,陆生尝试扩大种植规模,使大田种植与大棚种植相结合,种植面积扩大至12亩。种植一个月后即可开始采收。“全年采收期长达8个多月,平均亩产值约1.5万元,多亏这批红薯苗帮助我们实现了盈余。”
来源:洪梅农技中心张春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