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足迹】多祝八维村探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惠州农业农村
+订阅

追溯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惠东人民就高举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旗帜,革命前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惠东多祝镇八维村的红色故事,被世世代代传颂着。走进红色展览馆,一幅幅有关革命抗战的图片资料映入眼帘。在大革命时期,多祝是惠东农民运动开展得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国民革命军东征的重要战场。1947年二月高固、黄友、胡施等人,在多祝河坑成立惠紫人民自卫大队,1947年六月,国民党军包围惠紫人民自卫大队队部驻地龚氏祖祠,高固用“任死打百人”状语激励大家,与敌展开激烈战斗,终获胜利。

惠东县多祝镇八维村 党支部书记黄伟明介绍:“任死打百人”当时惠紫人民自卫大队80多位干部,就在我们龚屋祠堂,因为给国民党300多人的部队围住了,高估为了激励大家说了这一句话,他意思就任死,一个人跟他们100人斗。

在这次战斗中,马新然等4人牺牲,敌人死伤10余人。龚屋突围反击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据资料记载,上世纪 20 年代初,彭湃在海陆丰开展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马新然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只身前往海丰跟着彭湃闹革命。在彭湃革命思想和海陆丰的革命浪潮的影响下,马新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把他的一生交给了党。

马新然当时候在镇上开了书店,还有做生意所有的经费自己都舍不得花,把它积攒下来来支持我们来抗日事业,他斗争中经常就冲在前面以身士卒,哪里有战斗都有他的身影。

惠紫人民自卫大队通过此战之后,愈战愈勇,队伍不断壮大,在粤赣湘边纵队成立时,这支部队扩大为两个主力团,为广东全省的解放作出了不朽贡献。

八维村民钟显光今年87岁,父亲钟庚荣是当年惠紫人民自卫大队的交通联络员,由高固、胡施作词作曲的《惠紫人民自卫大队队歌》,一直留存在钟显光老人的心里。

八维党支部成立以来,先后有十多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传承革命先辈精神,就要发展好多祝,近年来,多祝镇政府在努力修复这些革命遗址,如今,八维村完成了青松园纪念园改造、龚屋突围反击战纪念亭等3处纪念亭的建设,打造了八维村12位烈士塑像,同时还利用原村委会危房改建成八维村红色文化展览馆,让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再次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来源:惠州电视台

编辑:卢晓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