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一条龙:“政产研·智助强企”工程项目开展三期,60家企业受益

南方日报

推动“汕头制造”向“汕头智造”转变

广东启梦玩具实业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以做库存的方式来安排生产,由于企业多年持续发展,仓库面积已不能满足公司产量增长需求,急需寻求改善。今年初,在“政产研·智助强企”工程项目的支持下,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的专家团队,经过实地考察,提出加强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控、优化流程、完善统计方法等指导措施。

经过10项改进措施后,启梦玩具库存物料减少70%,制程产品压坏率降低34%,补料工时占比改善50%,企业直接受益140万元。与此同时,企业还初步建立了自我诊断—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整改的长效机制,对企业后续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启梦玩具的案例,是汕头市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记者采访了解到,由汕头市工信局牵头开展的“政产研·智助强企”工程项目,由汕头市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通过政产研模式,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协会支撑的方式,组建专家团队对优选重点行业中的代表企业开展入企“把脉问诊”工作,提供企业转型升级整体方案,为政府提供行业共性问题改进建议报告。

受访者供图

组织专家免费为企业“把脉问诊”

2019年3月,“政产研·智助强企”工程项目第一期正式启动,从汕头的传统优势行业轻工装备入手,选择20家企业参与“诊断”。在半年的时间内,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组织专家团队,对参加活动的20家企业开展现场调研、诊断、主题培训、现场专题辅导等各项工作,并运用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QCMMI(质量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核心模块,对参加诊断企业的质量管理进行成熟度评估和诊断。

项目根据诊断结果,形成了20份企业诊断总报告、1份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共发现问题或薄弱环节256个,向企业提供了334条改进建议,开展了14场培训辅导活动。参加诊断的企业全力配合项目实施,企业在质量水平、工艺提升、生产效率、现场改善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有了第一期的基础,2021年,第二期项目针对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3个传统优势产业的32家企业开展诊断,目前已完成全部32家企业诊断,诊断发现问题点数310条、针对需求提出改善建议394条、指导企业针对改善项目立项96个。第三期项目则针对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8家企业调研和诊断,有针对性地对参与诊断的每家企业痛点提出解决方案建议。

汕头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汕头市工信局正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决策部署,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推动汕头工业经济加快迎头赶上。“政产研·智助强企”工程项目的开展,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质量可靠的整体解决方案。据悉,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第一期以来,目前已开展到第三期,共有60家制造业企业参与并受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借“外力”提升汕头市智能制造水平

“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有待提高,没有第三方专家的指导,我们也不知道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要改进也无从下手。”谈及“政产研·智助强企”工程项目的实施评价,广东金晖隆开关有限公司董事长纪顺峰赞不绝口。纪顺峰告诉记者,去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对企业进行了两轮辅导,并对企业的生产线条、质量管理、工艺流程等方面提出了整改建议。根据专家意见,企业在3个月时间内进行内部整顿,总体上产能有较好的提升。

纪顺峰坦言,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强,如果企业要自行寻求第三方专家机构支持,一来是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合适的机构,另一方面可能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政产研·智助强企”工程项目直接帮助企业解决了这“两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期项目实施过程中,汕头企业积极配合和主动寻求改进的心态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的专家印象深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中高层大部分亲自参与,不仅毫无保留地展现企业现状,而且主动向诊断组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瓶颈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和改进方案。”据专家透露,部分企业在诊断结束后还召开内部会议,将专家的建议列入企业后续能力提升计划或已付诸实施;甚至有些企业家还与诊断组成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立改进微信群,希望获得更多的改进建议或是商讨下一步的合作项目。

“这正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汕头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政产研·智助强企”工程项目就是要打造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示范专业服务平台为依托的运行模式,借“外力”提升汕头市智能制造水平和企业家们的观念意识,打造标杆示范企业,进而来推动产业转型,形成汕头市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推动“汕头制造”向“汕头智造”转变。

【记者】 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编辑 肖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