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区两会 思想迎新 | 禅城:三破三立,中心担当

南方+ 记者

南方+ 朱苏娇 拍摄

段思午

建设“六城”,实施“六大行动”“六个倍增”,今天闭幕的禅城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锚定了2022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在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了禅城发展的“三破三立”——破思想藩篱,立禅城格局;破守成平庸,立禅城气质;破城市天花板,立禅城新赛道。

破立之间,禅城彰显了中心城区的使命担当,并向“勇当佛山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勇毅前行。

今年,禅城将迎来批复建区20周年,禅城也站上了GDP突破2000亿元的新台阶。

2000亿元意味着什么?

全国共有约900个市辖区(不含直辖市、港澳台地区),根据研究机构发布的2021年全国百强区榜单,2020年,GDP超过2000亿元的市辖区只有27个。

这或许是政府工作报告认为2021年是“禅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的因素之一。

对新一年的工作,禅城提出,以“新”破题、以“变”谋局。

求新谋变,要从“头”开始,从打破不适应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藩篱开始。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和劳动力是禅城发展的关键要素。现在,高达78%的建成区,禅城寸土寸金的实际,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大势所趋。政府工作报告中“产业能级倍增”“发展动力倍增”,都是要求广大干部打破路径依赖,用好新要素从单纯土地要素驱动的物理反应走向人才、政策、资本等要素联动聚合的化学反应。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东南西北中”的产业格局。这被解读为佛山发展思路从“行政地理”走向“功能地理”的转变。禅城也需要打破区划限制,共谋新发展——对内构筑“五片区三带五平台”产业创新高地,建立产业共建、利益共享的机制,推动区镇街联动发展;对外与兄弟区,与广深珠,与珠三角,与大湾区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向世界开放。

2021年,禅城位列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9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6名。有意思的是,一些的区GDP总量或者单位产出并不及禅城,却排位在禅城之前。如何打破惯性思维,开拓新视野,找准对标对象,找对发力方向,在更高格局里谋划发展?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对禅城广大干部的考验。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禅城需要以思想解放点燃干事创业激情,树立更广阔的思想认识格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改革创新,勇于自我革命……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为民服务的实践中。

守成不是进步,平庸没有出路,这是禅城上下的共识。

破除守成平庸,或许关键在于打好三场战。

打好运动战,不躺平。

在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郑轲参加禅城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指出,禅城一缺土地、二缺资源、三无大机构,是五区最需要无中生有的一个区。

从无到有,躺平的理由可以有千条万条, 不躺平的理由只要一条就够了: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运动战的核心在于集中优势兵力夺取战斗胜利,六大行动正是禅城集中力量实现“无中生有”的具体部署。

打好攻坚战,谋突围。

产业导向不够突出,城乡发展仍需融合,公共服务仍需提质,文化特质、城市品质有待凸显,政务服务水平仍需提升,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列举的禅城短板所在。

破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短板,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禅城要有“攻必克、战必胜”的攻坚决心和信心,在新一轮的区域竞合中补足短板,实现城市发展的突围。

打好主动战,要领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禅城要在更多领域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

从重大项目尖刀班“联审联批”,到智慧化社会治理“无感服务”,禅城主动出招。从打造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到全域建设“四宜”城市中心区,禅城今年也将动作频频。

无感服务一体机。

无感服务一体机。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禅城要在自觉主动的改革创新中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领跑者。

在历史上,汾江区到城区的白手起家,石湾区乘改革开放春风迅速发展,禅城区在“三旧”改造、政务服务上为全国提供经验,禅城一直是有着自己的气质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善于“无中生有”,勇闯“无人区”、善打“主动仗”、敢啃“硬骨头”。增强争先意识,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扫除“佛系作风”,推动政府公职人员争做“狮子型”改革创新的干部、“猛将型”攻坚克难的干部。

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新时代禅城气质。

产业发展与城市兴盛密不可分。产业天花板也会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从曼彻斯特到匹兹堡,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一些干部群众也有担忧:禅城离天花板还有多远?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了明确信号:禅城正在练就打破天花板的功夫。

做强主航道,在带动型经济上下硬功夫。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中部创新强核”发展带动型经济。何为带动?引导、带头并使之前进。禅城将市委部署细化为“总部经济、创新要素、协同创新”三个带动力。这对佛山、对禅城都是新课题,禅城怎样把带动型经济做大做强,作为产业的主航道,为佛山乃至全省全国提供新的经验,令人期待。

瞄准新赛道,在数字经济、金融、消费领域上下真功夫。在制造业前沿产业的竞争中,禅城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但禅城主动寻找产业的新赛道。去年,小米人工智能物联网等21个数字经济项目落户禅城,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东平云谷等载体加快建设,数字经济集聚成势。今年禅城将设立21平方公里先导区,以数字产业化支撑全市乃至珠三角更广阔地区的产业数字化。同时,禅城在打造城央金融中心、区域消费中心上也有基础,并将继续发力。这些新赛道给禅城的未来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在禅城区政府的协助下,不到2个月,小米智能生态体验中心就在佛山火炬园找到载体进驻。

在禅城区政府的协助下,不到2个月,小米智能生态体验中心就在佛山火炬园找到载体进驻。

突破天花板,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上下苦功夫。禅城提出,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发展壮大“2+2+2”产业集群,推动园区功能化升级,南庄千亩制造园等主题园区蓄势待发,企业“草灌乔”进阶等等。这些工作都不容易做,做出成效更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提升生态链,在城市形态上下巧功夫。产业的核心是人,城市的核心也是人。禅城拥有 “四大聚”的历史文化底色,拥有较好的文化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禅城全域建设“四宜”城市中心区,凸显“最中心”城市特质,提升城市品质;全景深化“最佛山”,以文塑城,以文兴城,以文润城。禅城四两拨千斤,构筑产业、城市协同发展的生态链。

这一切,都是为了打破城市天花板,迈向发展的新赛道。

我们相信,禅城一定能强化使命担当,以勇当“排头兵”的奋进姿态,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更大的禅城贡献。

南方+ 严经纬 制图

阅读更多:

◎专题|2022年禅城区两会

◎视频|南方观察,思想迎新!系列评论推出

编辑 杨馥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