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不仅在于技巧和方法,而在于用心和爱 || 高一年级线上家长心理讲座

顺德一中
+订阅

家长心理讲座

孩子越大为什么越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孩子喜欢玩游戏、刷手机,家长怎么说也听不进去怎么办?一听家长说学习、聊成绩,孩子就反感,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面对亲子沟通,我们的父母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百千“个怎么办”,都想取经求教,希望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来助力孩子的成长。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2022年1月4日晚上,高一年级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玲博士,面向高一全体家长开展以“怎样的沟通让孩子越来越好”为主题的线上讲座。

“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叛逆、自以为是……”苏博士首先从家长认为的青春期孩子一些明显的特点介绍入手,提醒家长们要立足孩子的视角,真正读懂孩子行为和情绪。“要搞定孩子,首先得从本质上懂孩子。”苏博士继而向家长介绍和分析青春期各年龄段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孩子那些弄不懂的情绪、理解不了的叛逆等实际上是他们强烈自尊心的呈现,是他们自我价值追求的努力,是他们寻求自我认同、同伴认同的表达。

“在立足父母视角的沟通模式下,也许你们陷入了一种假性亲密亲子关系的认知!”苏博士的话如醍醐灌顶,让家长们深刻认识到尊重和允许孩子表达所有不良情绪和想法的必要性,以及维护和促进孩子建立自尊、价值感、认同感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站在孩子的身旁,被他们接纳和信任,和他们一起成长。

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苏博士以电影《怦然心动》的片段为例,对影片中两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家长掌握修复已经有裂痕的亲子关系的方法。苏博士认为,最重要的前提依然是立足孩子的视角,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认知,真正地放下父母的焦虑和控制,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她强调,亲子沟通不仅在于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用心和爱。

本次讲座,由学校、年级精心准备、扎实开展,既帮助家长们学习如何了解自己、读懂孩子,也实现了高一年级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的承诺,助力家长们更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结束后,家长纷纷给予积极的反馈,表示收获颇丰,感慨很深:“听了讲课,一语惊醒梦中人,在以前,很多沟通方式、方法可能只是模糊或不全面,听课之后变得清晰很多,明白了如何进行亲子沟通交流方式,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受益匪浅,家长也是要不断学习才能成长为孩子的楷模,谢谢学校和老师的及时雨,让我们家长能够更清楚的与孩子沟通”、“感谢苏博士对亲子关系的问题及正确方法进行了讲解,学习了新的知识,希望可以做得更好。”

撰稿:杨 柳

审核:唐 杰

袁永恩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