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五方面“下功夫”,再优营商环境

南方日报

近日,省发改委公布了《2021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广州、深圳为全省标杆,两市被纳入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汕头等8市表现优秀,主动对标先进,持续发布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对改革任务实行项目化推进、台账式管理,重点指标领域改革成效明显。据悉,汕头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唯一获评优秀的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是汕头市委、市政府一直关注的重点工作。特别是过去一年来,汕头以刀刃向内的决心,直面问题不回避,下大力气补短板,全市“一盘棋”高位统筹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展现新作为、见到新气象。

开启2022年新征程,汕头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当作汕头最亮的名片来培育,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起点上,汕头将从五方面“下功夫”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份答卷,为汕头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提供强有力支撑。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一”下功夫 

净化政治环境 

如何做好新时期优化营商环境答卷?汕头给出的答案首先是在净化政治环境上下功夫,把涵养政治生态与优化营商环境贯通起来,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推动汕头市营商环境实现根本好转。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汕头在净化政治环境上下功夫的重要一环。汕头将继续用好政企“直通车”平台,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及时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帮助解决困难问题。

过去一年多来,汕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主持召开7次政企“直通车”工作会议,定期面对面倾听收集企业诉求138件。成立工作专班,聚焦制约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的难点、堵点,落实“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研究出台“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政策举措。截至目前,汕头市工作专班共发出督办函1份、转办函140份,发出工作专报19期,召开诉求办理现场会、调度会39场次,有效强化诉求办理跟踪。

在此基础上,要求各级各部门主动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生工作和社会管理一线,有针对性地了解情况、寻找症结、解决问题。同时,将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立符合部门实际、具有部门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和工作标准。

不仅如此,汕头以“刀刃向内”的精神,持续强化公职人员作风建设。将大力整治“玻璃门”“旋转门”“吃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降低企业在行政审批方面的成本,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下功夫 

提升政务服务 

政府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是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中集中度最高的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为此,汕头将在提升政务服务上下功夫,着力营造周到热情有效率的政务环境。

数据显示,汕头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一窗受理”,市、区(县)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比例提升至98.72%。推进“秒批专区”建设,推出“秒批”事项清单,目前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87%,98%以上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80%以上的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

受访者供图

汕头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提升政务服务环境的有力抓手,将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按照“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原则,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镇(街道),进一步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提速增效;对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并行服务、联合办理。

推动汕头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汕头市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以“能上网的上网、能秒批的秒批”为目标,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两减一即”,探索政务服务“秒批”改革和“一件事”主题服务。

打造政策兑现全链条服务,建立“政策链”“资金链”“服务链”三链式惠企政策兑现服务机制,形成“政策制定、政策兑现、政策效果评估”“惠企政策资金下达、拨付、监管”“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全链条闭环。

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汕头探索在华侨试验区内试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将华人华侨投资的工业建设项目审批纳入集中审批,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等级分类改革,合理界定改革实施范围,广泛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

“三”下功夫 

激发市场活力 

民营经济是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和增长极。而支撑企业迸发强大能量的,正是优质的营商环境。因此,汕头着力在激发市场活力上下功夫,加快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为营造安商稳商的市场环境,汕头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和破除各类影响市场准入、制约要素资源流动及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隐性壁垒。一方面,贯彻执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有效运行;另一方面,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开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获取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权利,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同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举措,探索建立动产担保登记平台,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千方百计提高存贷比,着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如出台“政银保”合作项目,自去年7月底正式启动以来,已落地14笔业务,金额合计1735万元;创新设立“汕金惠企通”线上融资对接平台,截至2021年11月,辖内银行机构完成业务对接183笔,贷款金额4.47亿元;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去年以来为各类企业累计减费让利5898万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下功夫 

强化法治保障 

2021年11月1日,《汕头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汕头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还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条例》的主要特色之一是突出改革创新。”汕头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何敏指出,《条例》鼓励和支持综合保税区等三个功能区和区(县)、部门在推进国家战略中,先行先试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改革措施。同时规定了创新容错机制,依法支持改革创新。

这是汕头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的生动注脚。新起点上,汕头将在强化法治保障上下功夫,继续推动新兴领域、重要领域立法探索,制定出台一批特色鲜明、符合汕头实际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汕头注重完善司法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成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服务备案主体申报,建立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制定《汕头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汕头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推进中国(汕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不仅如此,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汕头制定出台《汕头市行政执法部门现场执法规范指引》,推动“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制度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全覆盖实施,完善企业“微违法”容错机制,加大对不文明行为惩处力度,让市场主体在汕头发展感到更加安心、公平。

“五”下功夫 

优化人居环境 

环境品质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和“招牌”,也是营商环境最直观的名片,不仅关乎城市美誉度、百姓幸福度,更关乎项目承载力、产业集聚力。走好营商环境新的赶考之路,汕头将在优化人居环境上下功夫,把汕头打造成近悦远来的投资热土。

受访者供图

一方面,强化人才建设。近年来,汕头深入实施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共确定拟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56名、硕士研究生3246名。全面兑现新引进博(硕)士人才补助政策,截至去年9月中旬,全市共向2594名硕(博)士发放住房补贴和生活补贴,补助资金15705.4万元,已发放74名博士薪酬补助975.106万元,为85名博士子女解决入学问题,为30名博士解决配偶安置问题,全力解决博(硕)士后顾之忧。

在此基础上,汕头将坚持以产业链吸引培育人才,以人才链做优做强产业,推动实施“带项目引才”“秒兑”人才政策,谋划筹建人才公寓和人才幼儿园,探索构建“保姆式+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实施中职与高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

另一方面,优化城乡人文环境。结合办好亚青会,大力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市1156个自然村已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干净整洁村达到95%,美丽宜居村达到45%以上。同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优化城市形象,持续涵养谦虚、低调、务实的城市品质。

此外,汕头将加快打造教育、医疗、文化、商贸“四个高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汕头市与大湾区形成一小时交通圈,打通物流、人流、资金流快速通道,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 

●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链

发展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实体新零售等创新业务,引进深圳市华联港通物流有限公司与汕头市新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合作发展首个“前店后仓”项目。推动跨境电商“两平台六体系”建设,试点运行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暖企惠企护企工程

印发《汕头市领导成员联系企业直通车制度工作方案》《关于强化市领导成员挂钩联系企业直通车制度重点解决受疫情影响企业诉求的通知》,开展一季一谈活动为民营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政策宣讲,帮助企业及时掌握优惠政策,享受资金融资便利。

●分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可自主灵活选择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室”“±0.000以上”三个阶段、“±0.000以下”“±0.000以上”两个阶段或者不分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资金得以高效利用。

●推行不动产登记+金融“总对总”服务

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下沉”各大银行,不动产登记窗口延伸至109个银行便民网点,全面实现全城通办,抵押权初次登记和注销登记全程在银行网点办理,无需到登记部门现场办理。

●十一税合并申报

纳税人在申报缴纳财产和行为税及预缴企业所得税中一个或多个税种时,不再单独使用分税种申报表,而是通过广东省电子税务局进入综合申报模块,在《财产行为税与企业所得税合并纳税申报表》上同时申报多个税种,总体上精简表张数量约60%,为纳税人节省了至少三分之二的办税时间。

●开展“政产研智助强企”企业转型升级工程

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开展“政产研智助强企”企业转型升级专项工程项目,通过政产研模式,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协会支撑的方式,组建专家团队对优选重点行业中的代表企业开展入企“把脉问诊”工作,提供企业转型升级整体方案。

●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

实行“一窗受理、一条龙代办、第一时间回应”的人才服务机制,由服务专区负责受理高层次人才服务项目申请材料,根据人才需求,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程代理、具体办理或协助办理涵盖入户、出入境、配偶工作推荐、子女入学等52项业务的“一站式”“管家式”服务,努力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搭建潮商项目库和服务平台

积极参与面向海外的招商引资活动,向潮商侨商推介汕头投资营商环境。建立全市外商投资联席会议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议”,专人跟踪服务。走访各地潮商会讲好汕头故事,传播好汕头声音,推介良好营商环境,邀请潮商多回家乡走走看看。

●设立汕头金融消费纠纷仲裁中心

完善金融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设立汕头金融消费纠纷仲裁中心,共建“汕头金融法治教育共建基地”作用,着力化解金融纠纷。

●建立完善专利案件诉前联调制度

在中国汕头(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设立“汕头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示范创建点”。成立诉讼服务中心专家智库,并引进高校学者和律师志愿者,为当事人提供咨询、调解等服务,满足当事人不同诉讼服务需求。联合成立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有效地拓宽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渠道,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通过互相委托调解、对行政处理后赔偿金额进行调处、调解后仲裁确认等途径,实现知识产权系统和仲裁机构的联动对接。

【记者】 黄嘉锋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编辑 肖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