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来自广东的中甲球队梅州客家队拿到了2022年中超联赛的入场券,成为中超第一支县级球队,创造了中国足球的新纪录。梅州市作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丰富了打造“足球之城”、塑造足球文化、彰显球王故里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这个传奇的地方吧!
来源:南方+
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
五华元坑遗址景区
位于五华县长布镇源潭村元坑片
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五华元坑遗址景区,规划用地面积98.1亩,复建了中书院、原足球场、东门、西门、环山跑道等旧址,新建了瞭望台、毕安和边得志雕像、游客服务中心、现代足球之路、师德园、现代足球文化启蒙园和景观道路等景区设施。
新梅互联 摄
景区全貌(新梅互联 摄)
整个景区以足球文化为主题,打造了足球广场、大力神杯、足球文化长廊、足球雕塑等富有足球元素的景点,设计新颖,主题鲜明,充分展现了“足球之乡”文化底蕴,以“足球+景区”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水平,提升足球文化软实力。
大力神杯(新梅互联 摄)
足球广场(新梅互联 摄)
来这里的足球场走一走,看看边上的足球文化长廊,多层次的了解足球运动、足球文化,是非常丰富心灵的一天呢。
足球文化长廊(新梅互联 摄)
足球文化长廊(新梅互联 摄)
据1947年出版的《五华县志》记载,1873年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长布元坑教会创办中书院,为东、梅两江第一所中学。当年的中书院是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3栋欧式建筑校舍,并在书院右边山窝处开辟了一个草坪足球场,同时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踢足球,首次将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程传授,使中国人第一次成为了现代足球运动的参与者。梅州五华长布元坑因此被誉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2015年11月,五华县元坑——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定。
毕安像(新梅互联 摄)
边得志像(新梅互联 摄)
除了充分展示了深厚的足球文化以外,遗址保护也做的非常好,充分还原历史、尊重历史。
敬业斋遗址
敬业斋建于1873年,是中书馆最初的校舍,是当时巴色会指派了传教士顾士曼带着8名宝安李朗神学院的学生一起,协助毕安、边得志筹建的。可见,巴色会对元坑这个北区传教基地的重视。
敬业斋遗址(张忠宏 摄 )
牧师楼遗址
牧师楼建于1868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20平方米,用三合土夯筑,楼高二层,内置套间,具有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这是当时传教士边得志、毕安及部分教师的住房。东门是当时进入元坑中书馆的必经之门,坐西向东,面朝笔架山,据当地人介绍,这样设计取人才辈出之意。现这里留存有门石,门面采用书卷式构造,很有书香气息。其右上为宗源书室的洗澡房和厨房遗址。
牧师楼遗址(张忠宏 摄)
真道堂遗址
真道堂建于1865年,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采用的是砖木结构和俗称“金包银”(墙基用石灰、沙和碎石夯筑,外用青砖包裹)的建筑工艺,墙身则用青砖砌筑,门窗均为木质拱形,屋顶为尖顶的欧式建筑风格。教堂地底由三合土夯筑而成,采用吊脚设计,离地面30厘米高处铺垫了一层木质地板,既防潮又庄重。
真道堂遗址(新梅互联 摄)
真道堂遗址外景(张忠宏 摄)
开阳亭
开阳星在我们古代星斗崇拜里代表的是武曲星,既是财星,也象征了不畏失败及开创精神,这与我们足球精神非常契合。
开阳亭(张忠宏 摄)
毕安、边得志当年建教办学时是否有意以北斗七星的形态建设取其民间信仰的意义,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书馆当年兴办西学、开启民智、引入现代足球,领风气之先,在国门洞开、中西文化碰撞,中国闭关,自守的封建黑暗时期即将结束,革命革新、追求自由解放的光明时期即将开启的大背景下,无形中给我们客家民众在广阔而混乱的时代中指明了方向,真的发挥了北斗七星定方向、辨季节的作用。
足球文化旅游胜地
景区以“旧址保护中开发”为基础,以“足球文化”演绎“文化足球”为方向。将发源地打造成集足球文化、健身休闲和旅游景点为一体的足球文化旅游胜地。因此,景区资源在国内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和研学价值。
师德园(新梅互联 摄)
思源桥(新梅互联 摄)
元坑耕读草庐(新梅互联 摄)
中国内地第一块足球场(新梅互联 摄)
瞭望台(新梅互联 摄)
景区广场(张忠宏 摄)
景区内设有游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等系列景观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配套“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可以带上小伙伴呆上一整天哦!
游客服务中心(张忠宏 摄)
休闲长廊(张忠宏 摄)
足球之路(新梅互联 摄)
来这里
体验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
放慢脚步,畅享时光
审核:温晓峰
初审:张 益
编辑:新梅互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