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cp终于he了

南都全娱乐
+订阅

是谁,在跨年夜的情侣堆里瑟瑟发抖。

是谁,在人满为患的电影院中坐立难安。

是谁,用两杯奶茶的钱,浪费了2021年末珍贵的103分钟。

噢,是我。

小丑竟是我自己。

一切要从这部电影开始说起——

以年为单位的恋爱

原名《一年之痒》

上映前一个月紧急改名为《以年为单位的恋爱》。

去掉虐,多了甜。

上映日期1231被解读成“1部电影,2个人,3个字,1辈子”,宣发深谙年轻情侣对跨年仪式感的需求。

招数虽不高明却十分有效。

在竞争激烈的元旦档期,《以年为单位的恋爱》上映一天即票房破亿。(《爱情神话》耗时6天才破亿,《雄狮少年》耗时8天才破亿)

大部分归功于主演毛晓彤和杨玏。

这对从《三十而已》中走出来的“养鱼夫妇”,靠前期的捆绑营销、精准撒糖,荧幕情侣形象深入人心。

但本着嗑糖心理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注定会失望。

因为编剧付丹笛写的大多是虐恋,目前最好的作品是豆瓣6.0的《我要我们在一起》,明年还有一部《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

《以年为单位的恋爱》故事发生在2018至2019年的跨年夜,这一天,陆鹿姗(毛晓彤 饰)结识了江宇(杨玏 饰),爱情来的比龙卷风还快,他们火速坠入爱河。

之后的剧情走向,没有脱离一般爱情片的“热恋-吵架-冷战-分手-重逢”模式。

在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部电影想出彩,就要在细节处下功夫。

例如《花束般的恋爱》,故事不新鲜,但它聚焦于爱情的本质,捕捉到两个人感情变化的细节。

相恋前期,一切像命定的契合,碰巧穿同样的球鞋,喜欢同样的书籍和漫画。

感情生变后,一起逛书店,看书的类型完全不同,暗示双方的貌合神离,为分手的结局埋下伏笔。

《以年为单位的恋爱》细节较少,外部冲突的情节较多,却没有一丝丝的创新能力。

剧本太老套了,从里到外没有一处亮点,也没有一丝悬念。

心动始于一场偶像剧般的新年烟花。

核心矛盾的设置没有摆脱对两性的刻板印象,男性追求冒险,女性想要安稳。

吵架还在用十年前的老梗,陆鹿珊在江宇手机里看到女同事发来的暧昧消息,两人爆发争执,女方咄咄逼人,男方百口莫辩,最终摔门而去。

两个人像缺少沟通能力的巨婴,歇斯里底、无病呻吟。

每一秒都能猜到下一秒要发生什么。

创业必然被坑,约定好的旅行必然生变,和异性同事必有暧昧,立下的flag必然打脸……

像一本乏味的流水账,每个环节都是为了推进下一阶段的剧情。

分手后,江宇的微信被陆鹿珊拉黑,他住在两人从前同居的房子里伤感,去陆鹿珊的家乡期待能够偶遇。

自我感动半天,却不知道打个电话或者通过共同朋友找人?

为了分手强行分手。

后来,又为了复合强行复合。

男二女二两个工具人,一个是男主的合伙人,一个是女主的同事兼好友,这两个人根本没啥交集,同框也没有火花,却在男女主分手一年后闪婚,促成男女主在婚宴上重逢。

除此之外,他们对主线剧情没有任何推动作用,删掉这两个角色完全不碍事。

至于女主的上司为什么要请傅首尔来演,这个角色有什么用?别问,真的就是纯刷脸。

剧本不给力,音乐则用力过猛。

强行煽情,最为致命。

高潮处铺满了“口水”歌词的背景乐,导致影片沦为一段青春疼痛风格的mv,质感廉价。

结尾处男主角大段的“爱的宣言”,字幕对片名的“字面解读”,犹如小学生写作文一般生硬和尴尬。

重逢之后,分离之前,不出所料,又是老套的机场追爱戏码。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