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品牌,将农产品变为商品|三水两会

南方+ 记者

“通过一年探索谋划,三水在农村发展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将农产品变成商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1月4日,在三水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分组讨论现场,政协委员们就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开展深入讨论,三水区区长李军表示,三水生态好、基础好,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大有可为,接下来将系统谋划农业品牌打造、农产品加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分组讨论中,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化成为热点。三水区档案馆 李东 摄

在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分组讨论中,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化成为热点。三水区档案馆 李东 摄

2021年,三水乡村产业振兴上迈出了新步伐。成为全省唯一、领衔湾区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农业招商历史性突破100亿元,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获评“广东省数字农业示范园”,西南青岐村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一二三产业升级全面破局起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三水将聚焦全域振兴,将实施都市农业引领提升行动,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建辉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标准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全面启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非常振奋人心,对于三水农业与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粤种强芯”工程,启动全市首家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建设,正是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梁健辉表示,企业每年都将产值的5%至10%投入良种培育,在粤种强芯工程中还需要政府给予更多帮助。“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希望三水能够在农业人才团队上予以支持。”梁建辉坦言,虽然三水出台了各类人才政策,但缺少针对农业人才的政策,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农业企业落地难,在农业人才引进上缺少优势。同时,梁建辉表示,农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土地租赁让企业在投资、融资等方面都存在制约,建议三水能够创新出台农业土地政策,为打造全国水产种业高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三水区区长李军参加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分组讨论。三水区档案馆 李东 摄

三水区区长李军参加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分组讨论。三水区档案馆 李东 摄

“加工出品牌,希望三水能够出台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让农业产品变为农业商品,形成三水特色品牌。”三水区政协常委、佛山市三水区南嘉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炎华表示,三水是农业大区,有雪梨瓜、黑皮冬瓜、芦苞腊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由于缺少加工产业链条,导致缺少拿得出手的品牌化农业商品。他建议,三水要主抓“加”,可以镇街试点出台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措施,通过对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将农产品变为农业商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三水区政协常委、佛山市三水侨鑫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水生态园总经理唐慧以一二三融合建议三水以“生态+工业+农业”整合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打造精品线路吸引湾区游客。唐慧表示,三水缺少能让游客带走的特色手信,希望能够通过政府统筹规划选取不同领域的特色产品打造手信礼包,以政府统筹、企业唱戏形成聚合,向外推广。

李军表示,作为全省唯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三水在现代都市农业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的无人农机体现了农业高科技,佛山市生猪保供基地将以200亩建设用地用地养殖60万头猪,从饲料、养殖、屠宰到预制菜配送一体化,实现税收1亿元。

“委员们提出的建议非常有意义,接下来将系统研究。三水转型现代都市农业有基础,政府将帮助企业一起做好现代都市农业品牌。”李军表示,农业只有通过深加工才能将农产品变成商品,才能变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三水生态好、水质好,有底气提高农业的绿色安全生态附加值。目前三水在推进产加销一体化融合,将与省农科院合作,联合三水水都基地与农业企业对接,实现前端生产、后端加工。

【南方日报记者】魏英

【通讯员】三宣 余德伟

阅读更多:

专题 | 2022年三水区两会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