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城记 | 在探寻中回首,走近这座城的记忆

广州荔湾发布
+订阅

生活在荔湾,你对她的了解有多少? 我们向往诗与远方,也同样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2021年,广州荔湾发布推出《荔湾城记》栏目,踏足、探索、追思,讲述那些温暖动人的老街故事,印刻荔湾记忆,留住城市记忆……

地名故事类

这一年,

我们在穿梭街巷中发现故事。

身边常见的地名,

不仅承载着情感的归宿,

也记录着城市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她的历史是漫长的,

纵横街巷是她的名字。

康王路上忆康王。贯穿南北的康王路,纪念的是宋代的爱国勇将康保裔。龙津街与金花街在康王路上建设的康王主题邻里花园,讲述了他的爱国故事。(点击图片回顾↓)

猪仔圩里卖猪仔。猪仔圩起源于20世纪初,只因当时是贩卖猪只的集市,于是渐渐被称为“猪仔圩”。时代变迁,这里不再有猪仔交易,如今成为了人们销售古玩的一个小小集市。(点击图片回顾↓)

在荔湾的现在及过去,有很多路、以“甫”命名。“甫”有着什么样的含义呢?我们在探寻中获得答案。(点击图片回顾↓)

漫步西关巷陌中,可以看到“衡门泌水”“锦秀坊”这样充满诗意的地名;可以找到“芦荻街”这样充满自然气息的街巷;还能发现有着奇幻色彩传说的“龙津路”。街巷路名带我们穿梭时空,了解荔湾那些工业往事、地理知识。(点击图片回顾↓)

黄沙、沙面、新隆沙……为什么荔湾“沙”字类的地名这么多?我们在探秘中发现,原来这与历史传说、广州的地理环境有关。(点击图片回顾↓)

荔湾因位于广州老城西门外,得到昵称“西关”。有了明朝西城墙,才有了西关一说。而今天的西城墙记忆,全因有个西门口的地名。我们来到在当年的西门“瓮城”遗迹,追忆明朝城墙的那些事。(点击图片回顾↓)

历史民俗类

这一年,

我们循着时间的轨迹

一边追寻过往,

一边感慨着那些熟悉地标的“前世今生”

时光雕琢着城市肌理,

岁月诉说着历史浮沉。

她的往事总是令人回味无穷。

在荔湾的闹市里,我们发现那流传着英雄故事的红色印记——西塱裕安围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裕安围村这座只有40户人家的小村庄,是有名的红色游击区,涌现了9名革命烈士。(点击图片回顾↓)

过去芳村一带曾有桑基鱼塘延绵千亩,东漖因为水运便利,曾兴起一个买卖桑叶的大集市。我们跟着东漖老村民的脚步寻访旧迹,还原东漖桑市的故事,翻开了一段跟桑蚕业有关的城市记忆。(点击图片回顾↓)

西关的龙津路,自抗战胜利后,诊所林立,特别是中医诊所,集中在龙津中路和龙津东路一段,它们业务兴旺,使龙津路成为了西关当时著名的医生街。虽然如今中医街的痕迹已不在,但从中医师后代述说的故事中,时光又回到了从前……(点击图片回顾↓)

九载蝉联全国“游泳之乡”,荔湾辖内老字号西郊游泳场、沙面游泳馆、海角红楼等一批批游场所,陪伴着一代代广州人度过漫长的夏天。追溯“游泳之乡”的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生活在“游泳之乡”的幸福感。(点击图片回顾↓)

1951年建成开业至今,平安大戏院走过整整七十载。平安大戏院带给我们几多欢乐记忆,同时也见证着广州城文化娱乐生活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几度更名,数次改造的平安大戏院本身,也成为广州文化老字号企业奋斗历程的缩影。(点击图片回顾↓)

增埗村,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还流传着“拜太公分猪肉”的故事,沿袭着“长老制”传统习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这个长寿村,敬老爱老已成为了村民们的习惯,同时也成了这里的“文化标签”。(点击图片回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其前身为创办于1899年的教会医院柔济医院。122年以来,柔心济世。我们走近柔济医院这所百年老院,从往事中感受“医者仁心,仁者善心”。(点击图片回顾↓)

走近十三行博物馆,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万舸争流、商贾云集的繁盛当中。在清代,“广州十三行”作为唯一的外贸港口,不但商铺林立,更有不少西方人来到这里领略华夏大地的旖旎风采。在今天,十三行路仍是广州城西一条热闹的商业街,一个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点击图片回顾↓)

在沙面,有一条街坊熟悉的“棋盘街”。我们好奇它的来历,经过寻根究底发现,原来“棋盘街”的故事与一位名叫谢侠逊的棋手有渊源。(点击图片回顾↓)

风光美景类

这一年,

我们记录自然风光,

写下历史风情。

厚重的文化底蕴,

叠加诗意美景,

让历经岁月洗礼的她历久弥新,

焕发出独特魅力。

河面宽阔浩淼,烟波荡漾,当空月色可尽收眼帘,“鹅潭夜月”是珠江夜游的重要景色。而白鹅潭的名字,则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点击图片回顾↓)

感受浪漫西关,品味祠堂古韵,我们来到陈家祠。陈家祠以“古祠流芳”名列羊城八景之一。它原本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修建的“合族祠”,经历多年变迁,逐渐成为今天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广州文化教育史上的“明星”。(点击图片回顾↓)

为了踏寻昔日荔枝湾的繁华盛况,我们乘着花船欣赏荔枝湾涌美景,品味她那一派独特的岭南自然风光和历史风情。(点击图片回顾↓)

游览羊城菊会,我们在观赏花卉的同时领略岭南文化特色。“菊香唐韵”“菊香满载西关情”“菊香动漫绘童梦”……羊城菊会从1953年起到现在已历经60多年,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羊城菊会的创办使得广州地区的菊花技艺有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点击图片回顾↓)

在荔湾湖公园,我们感受到一年四季的惬意与美好。荔湾湖公园是家门口便利的休闲娱乐地,也是一处充满回忆的故乡地标。(点击图片回顾↓)

校园文化类

这一年,

我们踏足文脉悠长的荔湾老校,

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地

感受那些沁人心脾的风物,

倾听了许多启人心智、陶冶心灵的故事。

建于广州佛教名刹西禅寺故址之上,广州四中留下了伦文叙、方世玉等文豪武俊的传说故事。办学百年来,这所老校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秉承着“执锐志四方”的校训,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点击图片回顾↓)

真光中学的创建颇具传奇色彩,1872年,创办人那夏理女士万里来华,初建杏坛,开岭南女校之先河。时光荏苒,红墙黛瓦的古楼依然熠熠生辉,水榭亭阁的校园生机勃勃。我们走进真光中学,听那百世根深的校史故事。(点击图片回顾↓)

历经百年沧桑,今日的培英中学,自带深厚底蕴和古雅气场,走进校园就能见证时代巨变的古建筑群。2021年,培英中学的古建筑群被列入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保护。(点击图片回顾↓)

时光从日历上一页页飘落,

转眼又来到了岁末年初。

新的一年,

我们将继续踏足

荔湾这片熟悉又陌生的热土。

如同一次又一次的旅行,

在发现之旅中,

找到她的曾经,

找到文化的根。

快来您选出喜欢的城记故事类型,

为我们的发现之旅点亮方向。

带着儿时的记忆、长辈的述说

欢迎您与我们分享那些荔湾旧事

一起参与这趟

充满惊喜的时光之旅

【征集令】

我们诚挚面向广大受众朋友征集荔湾区地名、街巷故事,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文章、视频、图集等多元形式展现。欢迎大家与我们分享您和荔湾老街的故事,晒晒有趣的荔湾地名来历。我们将定期挑选优秀作品刊登在南方日报、南方+、广州荔湾发布三大平台。再次期待您的参与,感谢您的关注!

投送邮箱:gzlwfb@126.com

投稿请注明【投稿人姓名+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0)81599835

【文字 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陈丹婷】

【图片 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陈文杰、广州荔湾发布往期】

【编辑 邓菲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