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人过年新风尚——穿汉服打卡国潮,潮流集市买原创手作

南方+ 记者

身着华美汉服、手捧花灯、在珠江边的花灯街下赏灯猜谜;宽阔的户外广场,文创手作、非遗文化、复古旧物、潮流服饰等创意物品,琳琅满目,摆在各式造型的流动车上任人选择……

配图1

元旦假期,国潮打卡点、潮流集市成为人气最旺的地方。在珠江琶醍、永庆坊、北京路新大新等国潮聚集点,以及城中各大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精心策划的主题潮流集市,现场均可见到许多年轻消费者前来游玩、购物、娱乐。部分大型商业中心也在现场布置大型主题装置,展现多元文化趣味,满足各方需求。

配图2

Z世代热爱传统文化活动

当下,“国潮”成为新消费的核心内容之一,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消费者更是国潮的主力,他们的民族自信不仅体现在对日用商品的审美上,而且还热爱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广州珠江边的琶醍,以“虎虎生威”为主题,将国风延伸至园区的装饰装置,巨型灯笼、15米花灯长廊、复古窗花等唯美场景,现场结合猜灯谜的传统玩法,增强了游客的场景体验,传统文化节日氛围浓

配图3

在花灯街上,许多年轻市民身着各色汉服,三三两两,在古街上拍照、拍视频。不少年轻父母带着小孩前来观赏游玩、猜灯谜,一些小女孩头上扎着飘带、身着古代童装,提着灯笼,仿如古代稚子。

配图4

“2021年最后一天,我们园区人流量约4.3万人次;元旦首日,截至傍晚5时,人流量近万,不过,这里晚上会有更多人来。”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有关负责人说,迎新期间,该艺术区打造“中国风”文旅空间,晚上该区域还辟出地方举办集市,除了各种艺术品、食品手作流动摊外,现场还有灯谜竞猜活动。

配图5

广州北京路的新大新大楼现已变身为国潮集聚地,该建筑体集唐宋元明清元素为一体。一层一朝,每层又将历史文化、零售商业、餐饮娱乐、旅游体验一一注入,让消费者充分感受沉浸式的消费体验,也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社交”话题。假期首日,现场可见到很多身着汉服的消费者结伴而来,穿梭在大楼每一层的特色打卡点,或拍照、或直播,尽情玩乐

潮流集市购物+娱乐,激活广东夜消费

在夜消费活跃的广东,新兴的潮流集市无疑最吸睛。假日期间,城中的广州K11、东山口Art11、麻花墟星市集、二沙岛、太古仓等知名商业区都有举办各具特色的集市,商品丰富且有特色,现场有歌手、乐队驻唱,氛围热烈,一站式满足人们购物、娱乐、社交的需求。

配图6

其中,广州K11漫艺季,汇聚超过50家大湾区艺术家、插画师、创意人、创意厂牌/机构,和市民一起在艺术市集、特别单元、共创活动中迎接新年。和美术馆旗下的和记士多还在艺术市集空降集装箱,发售“着数”福袋,展销兼具设计感和实用性的产品。青年媒体WhatYouNeed联合主办方举办“透气”活动,旨在让劳碌一年的人们在这慢下来,欣赏身边美景、陪伴家人。

B.I.G创意园则主打后备箱文化,档主将品牌车的后备箱设计为各种有趣的摊位,售卖咖啡、精酿、小吃、精品等,现场还有歌手弹唱表演;麻花墟集市则集合原创设计、风土特产、美食,甚至个人闲置物品。

“集市新业态对人流量的吸引力很大,以我们在西门外广场举办的潮流集市为例,开市时现场很热闹,三天内创下了超15万人次到访记录。”有关人士说,此次市集该公司携本地、全球人气品牌为消费者推出极具冬日仪式感的美食、美物,掀起全城冬日仪式感“打卡”风潮。

世邦魏理仕华南区商业部负责人钟廉军表示,如今人们更追求健康生活,在户外空间逗留时间更长,而集市的户外购物、玩乐正好符合了人们这种心理需求。

【记者】欧志葵  实习生黄凯欣

编辑 钟烜新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